吃穿用哪里来 (2).doc

吃穿用哪里来 (2).doc

ID:54719356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吃穿用哪里来 (2).doc_第1页
吃穿用哪里来 (2).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吃穿用哪里来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吃穿用哪里来》说课稿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的第一个主题《吃穿用哪里来》第一课时的内容。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工农业产品了解它们的分类,知道劳动人民付出的汗水和智慧,知道我们身边的农业,懂得这些产品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教材《吃穿用哪里来》围绕“从哪里来”展开,找生活用品

2、的“老家”,知道身边的农产品,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是这课的基本内容,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感知生产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者,热爱劳动的情感。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体验,切身体会生产劳动的艰辛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者,热爱劳动,思想感情。2.行为与习惯:通过讨论交流知道劳动产品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爱惜劳动产品,节约粮食的习惯。3.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收集,课中交流,初步了解本地农产品的分类,及部分

3、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发展,重视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我设计了的思路是:1.采用活动化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中、在参与活动中,感悟并提高一定的道德认知,通过活动化教学力求改变过去我讲你听的方式。2.在活动化教学中,注意了活动的层次性、目标性。并设计了活动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①教师准备:投影片,相关资料②学生准备:(1)课前问问家里人,我们餐桌上的农产品有哪些?身边的几种农产品。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富有吸引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

4、机,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儿童乐学、愿学、好学情绪,本节课安排三次活动,其活动是:(一)生活用品找“老家”。给生活中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物品找到老家,分清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能够理出农产品的特征(农民伯伯生产出来的)、工业品的特征(工人叔叔生产出来的)、工农产品共同的特征(都是劳动人民发挥他们勤劳与智慧生产出来)。(二)不同的农产品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农产品的分类:农业(种植业)牧业(养殖业)渔业(水产养殖)林业(植树造林),能够说出身边农产品的具体分类。并在这基础上拓展,我们地区种植业的具体分类,因为,与我们关系最最密切的莫

5、过于吃了,而吃的东西,基本都是种植业的产品。我们这一地区的种植业又可以分为:粮、棉、油、菜、果等,让学生在前面分类的基础上,再把种植业分类。(三)了解家乡的农产品在这个环节中,我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交流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调查的资料,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围绕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并在互相的交流后模仿农民伯伯劳动的样子,体验劳动的艰辛。以上的教学活动,不论合作交流、观察体验、还是实验探究都仅仅围绕主题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回

6、归自然,回归生活”。然后老师紧密结合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使学生、教材、教者融为一体。教与学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说出自己的收获,把对生活用品的了解说出来,使主题目标得到了深化,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也是一门永恒的艺术,需要不断探索,我这样设计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