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下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下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ID:5485265

大小:49.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2-14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下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第1页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下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第2页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下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第3页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下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第4页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下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下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下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大作业题目(内容):1、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的?答:1.资本最初是以货币形式出现的,但是货币不是资本,从作为交易中介的商品流通公式和作为资本的流通公式中可以看出二者运动过程中的明显区别的。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公式中,货币单纯作为流通媒介存在的。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公式在,资本家买进商品的目的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2.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

2、价值。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3.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劳动力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部分的价值。4.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

3、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使用价值。资本家的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就能使其带来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62、结合实际,从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原理出发,分析改革对于我国现实社会的重要作用。答:马克思认为人类发展是有规律的,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4、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是人类第一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白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包括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一是劳动者,二是劳动资料,三是劳动对象,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着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

5、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式社会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相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种生产方式。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经济基础是指在历史阶段同生产力的相适

6、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然而经济基础与这种社会形态。3.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中我们认识到生产力是继承的。当今发展生产力仍然是中国的当务之急,统一安排,而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但此时是把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笼统而谈的。双向互动。最大的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7、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当前中国最大的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历史唯心主义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缩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的真正奥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戈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改革是推动社会发

8、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相关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5.社会主义社会照样要进行改革。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样,把它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6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足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