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与中国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pdf

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与中国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pdf

ID:54923572

大小:723.4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5-04

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与中国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pdf_第1页
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与中国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pdf_第2页
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与中国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pdf_第3页
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与中国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pdf_第4页
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与中国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与中国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确州荸嘲2014.10LNZHoUXUEKAN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与中国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郭炳南张成。林基(1.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3.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文章对2000-2011年期间中国_r-_,lk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工业行业碳生产率的总体特征以及分要素密集度行业碳生产率的差异,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对中国工业行业以及分要素密集度

2、行业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碳生产率最高;外商直接投资能有效地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碳生产率,而会降低资源密集型行业碳生产率水平;研发投入对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碳生产率均有积极影响;行业的资本深化有效地提升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碳生产率,而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与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碳生产率影响不显著。[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碳生产率[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1

3、4)10—0148—11[收稿日期]2014—05—22[作者简介]郭炳南,男,江西万安人,经济学博士,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张成,男,安徽固镇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林基,男,浙江瑞安人,经济学博士,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投资。[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CJY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4YJC790081)。一、引言上世纪90

4、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人类在享受经济增长带来丰富物质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尖锐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气候异常、CO排放巨增等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忧虑,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公布的报告指出,到本世纪末如果大气中的CO浓度超出了每立方米400毫升,那么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且不可逆转。降低CO:排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就令世

5、界惊叹,但高速经济增长的背后,高投入、高能耗与高污染的“三高”式的经济增长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联合国IPCC统计,1978年中国CO排放量为14.22亿吨,到2011年增长到89.79亿吨,并于2006年成为世界第一大CO:排放国。中国巨大的CO排放增量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指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减排压力。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于2009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要在2020年将CO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郑重承诺,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

6、增长方式。1997年KayaandYokobofi首次提出碳生产率的概念,从经济学角度将碳作为一种隐含在能源与物质产品中的要素投入,衡量】48一个经济体消耗单位碳资源的产出(潘家华,2010),碳生产率兼顾了“低碳”与“经济”两大目标,提高碳生产率意味着以更低的碳排放带来更大的产出,既满足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实现了保护环境的目标。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提高碳生产率。二、文献回顾碳生产率是指在一段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的CO:排放量之比,反映了单位CO的经济效应。麦肯锡公司于20

7、08年在《碳生产率挑战:遏制全球变化、保持经济增长》的报告中提出:任何成功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必须支持两个目标——既能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又能保持经济增长,而将这两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的正是碳生产率。该报告还认为碳生产率是低碳发展的经济机制,同时也是促进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并初步提出了碳生产率的杠杆效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形势下,研究提高碳生产率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碳生产率进行了研究,概况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碳生产率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Mie

8、lnik(1999)提出将碳生产率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并分析了碳生产率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潘家华(2010)提出未来的竞争不是劳动生产率的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益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碳排放空间将是比劳动力、资本等更为稀缺的要素。张丽峰(2013)认为提高碳生产率是中国协调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解决中国资源与环境瓶颈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