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ID:33327098

大小:297.5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4

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_第1页
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_第2页
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_第3页
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_第4页
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第1期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徐毅张二震内容提要:本文使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我国35个工业行业的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包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验证其中的机理,进一步检验了外包对就业以及产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把原本自制的但属于其它产业的中间投入品外包出去,将会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原因是,外包产生了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外包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对就业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原因是规模效应抵消了替代效应。正因为这两点,外包对产出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生产可能性前沿向外移动,是生产边界的

2、推动器;二是导致生产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是产品结构升级的转换器。关键词:外包生产率投入产出表一、引言/外包0是指企业把原本在企业内部完成的活动交给企业以外的主体来完成。近年来,/外包0活动越来越流行,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与学术界关注。更为令人瞩目的是,外包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以内,企业正在把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外包到一国以外,这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Hummels,Ishii和Yi(2001)的测算,这种形式的贸易已经占到全球贸易的1P3,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Feenstra和Hanson(1996)根据美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推

3、断美国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发现美国进口的中间品比例从1972年的513%增加到1990年的1116%。Campa和Goldberg(1997)的研究表明英国和加拿大都有相同的证据。平新乔(2005),刘志彪、吴福象(2006)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来自国外的中间投入部分呈逐年递增之势。理论研究的线索沿两个方向展开,一个是以经典的企业理论为基础,研究企业的内部制造和外包的选择,以及国内外包和国际外包的选择,企业理论与国际经济学理论加速融合。Helpman(1984)认识到跨国公司的总部服务(管理、销售网络、研发)可以服务于工厂级别的生产,

4、即在公司内部可以把总部服务看成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在各国间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跨国公司追逐最大利润的要求使得跨国公司把原本在国内的生产转移到国外。Helpman研究的是垂直型跨国公司的情形,Markusen和Venables(1998)则把研究推向水平型跨国公司,当两国在各方面都很相似,当贸易的成本较大,公司层次规模经济比工厂层次规模经济更为重要,跨国公司就会在本土以外安排工厂层次的生产。那么又是什么决定跨国公司的内部制造与外包的决策呢?新世纪以后,Grossman和Helpman(2002,2003,2005)连续建立一系列模

5、型来解释企业的外包行*徐毅、张二震,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210093,电子信箱:xuyi900@mail.hf.ah.cn。本项研究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0子课题/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转型及发展0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项目(05JJD790012)的资助。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有益评议,文责自负。103徐毅、张二震: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为,企业的外包决策涉及中间品市场的交易成本,中间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市场的竞争状况等

6、因素,至于国际外包则取决于东道国的禀赋状况、法律环境、搜寻技术等多种因素。理论研究的另一个方向是把/外包0引入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这些文献是对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新的扩展。Arndt(1997,1998)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把分段生产的假设加入/要素比例0理论,证明进口竞争部门可以把具有比较劣势的生产环节外包出去,会提高这些产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因而具有正的福利效应。Deardorff(1998,2001)则分别在李嘉图模型和H)O模型框架内,讨论外包的全球福利和参与国的福利。在小国经济假设下,外包使参与国的生产集扩大,参与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因而

7、会提高参与国的福利。在大国经济假设下,外包对参与国的影响则与贸易条件有关,如果外包改变了最终产品的贸易条件,则参与国有可能受损,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贸易条件恶化效应大于贸易扩大效应。Kohler(2001)的模型是对特定要素模型的发展。Kohler区分了有资本流动和无资本流动两种模式,在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中间产品外包使得对劳动要素的需求减少,降低劳动力的工资;同时流出的资本会带来比国内更多的收益,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提高;整体的福利水平取决于资本收益的增加能否抵消劳动收入的下降,因此外包未必一定提高参与国的福利。在无资本流动的情况下,中间品生产的外包

8、同样降低了劳动要素的收入,尽管寻利的生产者的利润一定会提高,但从社会的角度看,如果国际外包是有成本的话,外包很有可能降低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