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乡稻鱼鸭系统的自我存续之道-论文.pdf

侗乡稻鱼鸭系统的自我存续之道-论文.pdf

ID:54924305

大小:585.7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04

侗乡稻鱼鸭系统的自我存续之道-论文.pdf_第1页
侗乡稻鱼鸭系统的自我存续之道-论文.pdf_第2页
侗乡稻鱼鸭系统的自我存续之道-论文.pdf_第3页
侗乡稻鱼鸭系统的自我存续之道-论文.pdf_第4页
侗乡稻鱼鸭系统的自我存续之道-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侗乡稻鱼鸭系统的自我存续之道-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农史(AgriculturalHistoryofChina)2014.5侗乡稻鱼鸭系统的自我存续之道王宇丰(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广东广州510642)【摘要】黔东南侗乡稻鱼鸭系统是历史悠久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今仍完好地保存于从江、黎平一带。能够在现代种种变迁压力之下继续存活,必有某种生存机制在发生作用。该自我存续机制包含:中亚热带丘陵区、糯稻、侗族民俗文化、边缘地带等几大要素条件,并循“生物特性一象征意义一文化需要一内生动力”的作用逻辑,其以系统内力为主导的作用模式可称作“黄岗模式”。提出黄

2、岗模式的意义在于,在主流研究之外提供新视角,并在外力主导模式遇挫时提供有益借鉴。从而有助于提出更有效的保护策略。【关键词】侗乡稻鱼鸭系统;自我存续机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黄岗模式【中图分类号】S-09;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459(2014)05—0113一O8OntheSelf-preservationMechanismofDongSRice-Fish-DuckSystemWANGYu-feng(DepartmentofSociology,SouthChinaAgricu

3、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Abstract:Dong’Srice-fish-ducksystemofsoutheastGuizhouisoneofthe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withalonghistory,andiswellpreservedinCon~iangandLiping.Itmusthavesomekindofworkingserf-preservationmechanism,SOthesyste

4、mcansurviveevenundertheoutsidepressuresofchange.Themechanismthroughtherouteof”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ymbolicmeaningculturalimperativeinternalimpetus”,andincludesseveralessentialfactors,suchasmid—subtropicalclimateZOile。hillyarea,glutinousrice,thefol

5、kloreofDongpeople,andedgezone.Theleadingpowerof”HuanggangMode”isinternalenergy.Huanggangmodeprovidesanewperspectivebeyondthemainstream,andprovidesreferencestoan—othercompetitivemode.Thuswecanbringinsomeprotectionstrategiesmoreeffective.Keywords:Dong’Sr

6、ice—fish—ducksystem;self-preservationmechanism;theprotectionof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Huanggangmode西南少数民族实行稻田养鱼养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①,黔东南的苗、侗、水、布依、壮诸族尤为盛行。但近代以来,在政策、市场、科技、人口等多重压力的冲击下,这些地区原有的稻鱼鸭系统迅速衰落,现代稻田养鱼技术则日渐推广。表现有二:(1)许多稻田不再放养鱼鸭,实行三者分开种养;(2)继【收稿日期】2014—05

7、—30【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糯改籼’政策下西南地区农业经济风险和民族文化危机的人类学研究”(12CMZ034);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12YJC850022)【作者简介】王宇丰(1973一),男,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学系讲师,从事少数民族文化和农业文化遗产研究。①邢小燕:《贵州少数民族与稻田养鱼》,《中国水产11991年第3期;游修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之一》,《农业考古)2006年第4期。一113—、f,孵苍丈2014.5续投

8、放鱼鸭的稻田也放弃了传统做法,即改深水平作为浅水沟溜法,实行标准化、密集化放养。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稻田养鱼面积大幅滑坡之际,现今贵州黔东南州从江与黎平交界一带的山区却还在坚守,成为侗族原生态技术的最后堡垒,2011年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被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该地何以能够将此传统农业模式保存至今?其自我存续的背后有何条件或规律?一个农业文化遗产能在现代化大潮中传承下来,必有其自身的生存逻辑或特殊的条件背景。稻鱼鸭系统的价值已为学界充分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