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量 +动”结构的名词性及其生成机制-论文.pdf

“数 +量 +动”结构的名词性及其生成机制-论文.pdf

ID:54927298

大小:353.2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04

“数 +量 +动”结构的名词性及其生成机制-论文.pdf_第1页
“数 +量 +动”结构的名词性及其生成机制-论文.pdf_第2页
“数 +量 +动”结构的名词性及其生成机制-论文.pdf_第3页
“数 +量 +动”结构的名词性及其生成机制-论文.pdf_第4页
“数 +量 +动”结构的名词性及其生成机制-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 +量 +动”结构的名词性及其生成机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期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No.32014年O6月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Humanities,ScienceandTechnologyJune.2014“数+量+动’’结构的名词性及其生成机制闫亚平(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摘要]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数+量+动”结构进行分析。在典型构式“数+量+名”的基础上形成的“数+量+x”构式,其构式义有三项内容,即1、“数+量”对“x”进行计量;2、构式整体上是名词性的。且这种名词性不随其内部成分的变化而变化;3、X位置上的词语在该构式的层面上表现为名词性。而在语义层面上这个位置上的词语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

2、词、形容词等。因此,“数+量+动”作为非典型构式,是典型构式“数+量+名”的继承和引申,其“动词”及整个结构的名词性是“数+量+X”这一构式赋予的,是一定认知机制制导下构式压制的结果。[关键词]‘‘数+量+动”;名词性;构式压制[中图分类号]H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712(2014)03—0096-05对于“数词”、“量词”、“动词”三者之间搭配浪”为“数+名量+动”做宾语;例2中“一场轰动”问题的研究,人们更多地关注“动+数+量”,如为“数+动量+动”做宾语;例3中“一片哄笑”为“看一遍”、“来一趟”、“打一枪”、“踢一脚”等,而“数+名量+动”做谓语;例4中“一

3、阵震颤”为“数很少注意到“数+量+动”。其实,在语言实践中,+动量+动”做谓语;例5中“一种分析”为“数+除了“动+数+量”结构,还存在着“数+量+动”名量+动”做主语;例6中“一场虚惊”为“数+动组合。比如:量+动”做主语。可见,我们所分析的“数+量+例1养鸭是一种游离,一种放逐,一种流浪。动”结构实质上是“数+量”作定语直接修饰“动(汪曾祺《鸡鸭名家》)词”,且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而像“一脚猛踢”、“例2咱们应该牢记一点:报纸的目的,一般一把抓住”、“一口吃完”等则不属于我们所要探来说并不是想探讨事情的真相和原因,而是想炮讨的范围。制一种观点,制造出一场轰动来。(北大语料库)一“数+量

4、+动”结构的句法功能例3台下一片哄笑。(北大语料库)据我们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网络版)中例4窗户一阵震颤,接着是此起彼伏的汽车“数+量+动”结构的统计,发现现代汉语中“数+警笛声。(北大语料库)量+动”结构主要充当3种句法成分。例5一种分析认为,这支多国部队主要起(一)宾语“威慑力量”作用,人数可减为1.6万到2万人,其“数+量+动”结构充当宾语的居多。比如:中美军4000人到5000人。(北大语料库)例7默默无语里,胡兰成重重握了她的手,例6该飞机起飞后只好使用其他发动机飞像是感谢,像是知恩,亦像是一种倾诉。(北大语行,并于9时11分被迫返回羽田机场紧急着陆。料库)一场虚惊才告了结。

5、(北大语料库)例8果然,海瑞这道奏章在朝廷引起了一场例1中“一种游离”、“一种放逐”、“一种流轰动。(北大语料库)[收稿日期]2014—04—28.[作者简介]闫亚平(1980一),女,河南信阳人,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修辞学、语用学。总第138期闫亚平:“数+量+动”结构的名词性及其生成机制·97·例9于是我们落泪了,为了一种付出,一种例l6当他打开饭厅的大门时,一阵哄笑冲坚强,一种升华,还有我们格外渴望也不愿失落的他而来,这是他万万意料不到的。(北大语料库)那种爱!(北大语料库)例17我深知过重的精神负荷在一个封闭的例10在一阵骚动之后,忽然全部匆匆撤退心灵里会有崩溃

6、的危机,写作是一种释放,在一个走了。(北大语料库)社会生活发生空前巨变的时代写诗,我们这一代例7中“一种倾诉”为“数+名量+动”结构,诗人承受着更为多变的压力。(北大语料库)作动词“是”的宾语;例8中“一场轰动”为“数+动例18所以l5个小项目的比赛中均成绩平量+动”结构,作动词“引起”的宾语;例9中“一种平亦在人们意料之中,也可以说,这次比赛只是对付出”、“一种升华”为“数+名量+动”结构,作了参赛者的一次锻炼。(北大语料库)介词“为了”的宾语;例1O中“一阵骚动”为“数+例15中的动词“表达”原本指的是将思维所动量+动”结构,作了介词“在”的宾语。得的成果用语言、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

7、来的一(二)主语种行为。如在“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句话中动“数+量+动”结构也可以充当主语。比如:词“表达”表示主语“他”所发出的一种行为。而在例11两种分析都成立。(北大语料库)例15并没有突出它的动作义,而是被看成一种抽例12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西安事变”前象的实体,成为“一种”计量的对象,具有了名词的两场虚惊,差点破坏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性。整个短语充当被陈述的对象,带有明显的名安事变”的计划。(北大语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