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论文.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论文.pdf

ID:54982409

大小:249.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7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论文.pdf_第1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论文.pdf_第2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第2期淮南师范学院学报No.2,2014第l6卷(总第84期)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GeneralNo.84,Vo1.16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周正平(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安徽铜陵244000)『摘要1协同创新是区域提升竞争力、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构筑政产学研多方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机制。关系到区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因此,必须把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作为重点任务进行突破,在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对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

2、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战略性;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中图分类号1F121.3『文献标识码1A『文章编号11009—9530(2014)02—0001—03在制造业“数字化”的浪潮下.全球新兴产业的坛”,充分发挥光机电产业的“种子”作用.实现战技术基础日趋成熟.生产和组织方式正在转变.安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这种“以外引外”的招徽省制造业应努力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商引资模式,提供了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形成了低技术密集向高技术密集、由粗放发展向精益制“葡萄串

3、效应”.为开展产业化交流及高新技术成果造、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的全面战略转型。的转化作出了贡献。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优势和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优势、质属性产业集群是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产业、多机构相(一)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互融合的共生体,是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态从国外来看.Aydalot&Keeble强调“创新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相关机构协同创新形成的境”在社会网络中的应用.并将产业空间集群与创优势:第一.资源获取优势。产业集群的集中组合将新过程相联系;Joseph&Rugman指出,产业集群形成制造业的集

4、聚效应.它是特定区域工业成长的通过协同创新可以通过共享内外部性资源.共同研重要原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一经形成.便能够发新产品或新技术.协调彼此的网络利益,构建紧吸引有直接联系的、特定性的物资、技术、人才和各密互惠合作网络关系.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从国种配套服务机构等资源。第二.整体扩张优势。首内来看,范太胜(2010)认为.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先.横向规模扩张.即由于集群具有资源优势和成已经从产学研协同机制发展到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本优势,可以不断吸引新的投资;其次,纵向规模扩新机制:董宇鸿提出了双集群的协同创新概念:学张,特定区域的产业集群不

5、断拓展上下游产业.同科集群可以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产业集群有利于时吸引大量相关的企业;最后,整体合力扩张,即产催生学科集群.“双集群”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会业集群强化了企业间的协作.由此提高了产业的整使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体合力,加速了企业集群的对外扩张。第三,创新驱从实践来看.武汉光谷的协同创新举措主要体动优势。首先,创新的激励效应。由于在较小的区域现在: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和技范围内形成了“贴近竞争者生存”的局面.战略性新术中心建设,加强制度创新,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兴产业集群的竞争压力将转为强烈的创新动力:其

6、浙江平湖通过举办“光纤传感器的发展与产业化论次,创新的学习效应。由于区位接近、经济联系频【收稿日期】2013—12—25【基金项目J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JY072);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研究”(AHSK11-12333)【作者简介】周正平(1972一),男,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2~itgNi范学院学报第16卷繁、信息交流便利,产业集群企业间知识和技术的业集群的知识创新水平.建立企业外部知识共享与扩散将提供较多的学习机会:最后。创新的服务体内部知识创新的协同创新模式系产业集群

7、吸引了大量研究开发和技术支持的机(三支持政策不完善.协同创新不配套构.如学校和科研单位等,这些机构形成了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受行政区划的限制.服务体系。缺少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协调创新政策。第一。协(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本质属同创新的政策环境不完善。协同创新的税收、投融性资、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共享和责任分担等方面尚协同创新打破分散封闭的生产方式.强调优势未形成比较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例如。对知识产互补的发展理念.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经营模权保护力度不够.导致仿造和抄袭的机会成本很式.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将产生深

8、低,这使企业家觉得创新无利可图,也容易引起产远的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本质属学研各方的利益纠纷.直接影响到产学研结合的深性如下:第一,形成创新网络。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