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doc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doc

ID:55002415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6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doc_第1页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新建区小学温世明在旧的人教版教材中,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后,就接着开始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而《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新课标的教材中出现的。前不久听了钱春娇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感触颇多,现在来谈一谈我肤浅的认识:一、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你收集的数字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统计的数据是很多的,并且中国人口众多,因此统计的数据就相当地大,自然而然的导入今天数学的主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数学情境的创设,诱发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有利于学生从中提出问题,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是学

2、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二、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在设计时,并不为了体现新理念而开展合作学习,而是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倡导自主探索。例如:本节课初,让学生数数小棒,这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易如反掌,因此就放手让学生数,但是在数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了三点要求:①数的速度要快;②数的数量要准;③结果要一目了然,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有点难了,他们在自主探索之后,感到难度较大,需要与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合作的意识就自动生动生成了。先有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才显得有价值,学生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了解决问题方法,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三、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

3、在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得到教师的重视,而学习方法是一条暗线,容易被教师所忽视。本节课,教师在让学生数小棒时,提出了三点要求,既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性,同时也渗透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掌握了方法的学生,自然而然的数的速度快了,数的数量就准了,在结果汇报时,提出“你是怎样数的?”又进一步提炼了数的方法的重要性,也为记数方法的选择奠定了基础。就人的一生来说,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学习,更多的时间是在社会中学习,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一、让学生在猜一猜中培养数感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在教学了1000的认识及计数单位之后。钱

4、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了一包花生米与一包米,让学生猜一猜谁的颗粒多?大多数学生认为花生多一些,容易被花生的体积大小误导,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米多一些,因为米颗粒较小,其中只有一个同学认为一样多,这时教师及时地表扬了这位同学:你观察得比较仔细!花生和米都是1000颗。这时我想其他同学也许在想,他们的体积相差比较大,而数目竟是一样多(1000颗),这就暗示了学生一堆物体的数目与单个物体的大小摆放的方法等有关,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数感。二、利用开放题的教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本节课在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   ,800,,”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展示

5、填的方法和结果。在展示中学生的答案很多,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填,也可以整十整十地填,还可以整百整百地填,还可以由小到大的填,也可以由大到小地填……学生的兴趣高涨了起来。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是初步接触一些数学知识,内容相对来说较为肤浅,一般的问题,也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这在学生的思维已经形成了定势。这一题的设计有效地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标精神为依据,努力体现教学新理念,不仅仅关注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更多关注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一些问题我个人认为提的较难,让学生难以理解与回答。例如在让学生数小棒时,所提出的第三个要求是:

6、“结果要一目了然”,首先二年级的学生,对“一目了然”这一词的意义不一定能理解,其次“呈现的”结果要一目了然,难度也较大,我认为,只要学会数的速度快,数的数量准,就可以了,在小组的交流与汇报中,学生数的方法,更一目了然了,老师用不着单独作为要求提出。以上观点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批评与指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