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doc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doc

ID:55006259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6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doc_第1页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生他们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行为就有可能成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提问,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这是形成

2、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2)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觉研讨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应注意结合各学科的具体任务,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不放任自流。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还应教会学生形成善于与他人研讨交流的习惯,但要教育学生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3)联系学生实际,知识和道理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3、2.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对小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

4、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强学生的好的行为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活动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4.重视家校合作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权威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

5、对此,我利用每月接送孩子的时机,向家长了解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培养,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