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述介-论文.pdf

《认知语言学》述介-论文.pdf

ID:55059329

大小:193.8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认知语言学》述介-论文.pdf_第1页
《认知语言学》述介-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认知语言学》述介-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才《认知语言学》述介叶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郝赫元防空兵学院摘要:当前中国语言学界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蔚然成观,但大多是从某个具体的理论出发,着重于介绍该理论在西方学界的源起与发展,并运用它来对中文进行分析,少有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作一全景式的整体评介,其困难之一在于认知研究成果甚丰,涉及领域过广,困难之二在于认知语言学定义界限的模糊。王寅教授的著作《认知语言学》对此空白恰好做了填补。本文的目的即在于简单评介《认知语言学》一书,使读者既对该书,也对认知语言学获得一个大致的了解。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概念介绍;语言分析一的心智视为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口这一观点,关注思维、引言认知语

2、言学于20世纪7O年代在西方萌芽,8O年代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语言学方面,认知语言学受到了生成取得蓬勃发展,渐成主流,其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在90语义学和认知语用学的深刻影响,前者认为句法表达来源年代初陆续传入我国,得到外语界和汉语界学者的广泛推于语义表达,后者提出了“以认知语境为基础,以演绎推介,形成了初步研究规模。进入21世纪后,国内的认知理为理解模式的关联理论”口】,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基础语言学研究规模持续扩大,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以不理论。同的方式、选取了不同的对象对西方现有的研究成果展开第三、四两章的论述中心在于世界的范畴化。范畴化译介,同时注重结合中国古代文献以及现代汉

3、语实例,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是形成概念和索用认知语言学的方式研究汉语,成果颇丰。但是纵观国语义以及运用语言的出发点。本书将范畴化描写为“一种内研究现状,却缺少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全景式、概览式基于体验,以主客体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主观梳理,而王寅教授的这本《认知语言学》恰好填补了这一概括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L4j,其结果即范畴。范畴化空白。又具有层次结构,分为基本层次、上义层次和下义层次。王寅教授长期致力于认知语言学研究,发表了许多著基本层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范畴化的最直接对象;上作,他在本书中以科学的架构、流畅的语言、丰富的引用、义层次寄生于基本层

4、次之上;下义层次则对基本层次进行大量的实例,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貌、基本概念、核心再细化。范畴在语言中通过词语固定下来,称为范畴的词理论、实际运用等情况清楚地向读者作了一一展示。汇化。不同的范畴化层次在词语表达中会得到不同的体现,二、全书结构拥有不同的特征。作者在书中以英汉构词为例对此展开了全书共计十七章,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比。包括第一、二章,主要介绍了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的兴第五章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另一个基本概念一一意象起背景与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到第七章以及第十二图式。意象图式是指“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到十五章,介绍和阐释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核心概念,

5、也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51,是来自日常身体体验是全书的中心部分;第三部分包括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主的前概念架构。人类通过身体体验形成基本的意象图式,要从认知角度解释了语言学的不同层面;第四部分包括第进而构建认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范畴化,形成概念。十六、十七章,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通过隐喻、转喻机制,意象图式还可以形成更多、更复杂同时列举了作者关于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一些问题。的范畴与概念。Lakof区分了感觉意象、心智意象和意象第一章主要介绍认知、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之间的图式,认为意象图式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感觉运动,并进一关系,指出认知科学的发展是建立认知

6、语言学的背景。作步将动觉意象图式分为容器、部分~整体、连接、中心一者在本章着重对“认知”这个概念作了界定,仔细区分了“认边缘、始源一路径一目的地等图式;此外,人类关于空间知”与思维、心智、智能、推理、认识等概念的差异,指的经验也是意象图式的主要来源,Lakof据此提出了“形出“语言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1],式空间化假设”,作者在书中亦通过分析英语“OVER”、并总结出表达式“现实一认知一语言”。由此,作者对本“ON”以及汉语“上”的一些意象图式与语义延伸机制书所要论述的狭义认知语言学作出了定义:对其展开了论证。最后,作者结合了几个基本意象图式和坚持体验哲学

7、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原型范畴理论,以汉语“打”、“吃”为例,尝试对句法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构造以及原型句式的扩展用法进行解释。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第六、七章的论述重点在于人类如何通过认知模型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理解外部世界。认知模型(cM)是“人们在认识事体、第二章从哲学、心理学与语言学三个方面论述了认知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哲学方面,Lakof&Johns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