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 (3).ppt

十三岁的际遇 (3).ppt

ID:55071629

大小:420.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5-09

十三岁的际遇 (3).ppt_第1页
十三岁的际遇 (3).ppt_第2页
十三岁的际遇 (3).ppt_第3页
十三岁的际遇 (3).ppt_第4页
十三岁的际遇 (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三岁的际遇 (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走进作者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国内奖。她13岁从天津13中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列读英美文学专业,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关于北大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初名京师大学堂,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

2、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中心的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想和社会思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为纪念北大建校90周年,正在读读大三时得田晓菲,写下了本文。整体感知第一部分:“我”写作本文的缘起第二部分:北大为每个学生展示了动人的新世界第三部分:“我”是不系之舟研读第一部分七岁:看照——初识北大(梦想)十岁:乘车——经过北大(信心)十三岁:圆梦——进入北大(际遇)十六岁:成长——回顾北大(茫然)研读第二部分田晓菲展

3、示了北大的哪些内容?北大的图书馆;北大的人:同学老师6——9段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充满自信)——近乎绝望——激动不安——沉静愉悦安详——思索怀疑摒弃相信——渴望飞翔课堂检测读6——9段,回答问题:1.文中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作用是什么?一位女孩在田晓菲与领队老师面前因无知而抽泣具体表现了作者在图书馆大量藏书前心灵的震撼和近乎绝望的感受2.第7段中“不再……不再……不再……而是……”写出了什么?再造一个类似的句子。北大图书馆给作者带来的启示。作者决心在北大丢掉浪漫的幻想,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努力追求。3.赏析:“当我

4、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运用比喻,把图书馆比作仙宫,生动地表现了自己渴望读书的激动心情。4.赏析:“中文的、英文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语言,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运用拟人,生动地表现了书对“我”的吸引,徜徉在知识海洋中的欣喜之情。研读10——12段学生专注入迷敏感纯洁犀利机智生机勃勃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老师绅士风度和蔼可亲怪僻潇洒谈笑风生古朴凝重严谨诚恳师生间平顺自然的关系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

5、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河流”比喻北大的前进轨迹“船客”比喻学生“舵手与船工”比喻北大的导师和老师“风景”比喻北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90年前的源头”指北大建校于90年前此句以水上航行为喻,形象地描述和评价北大。从北大建校到现在,再到未来,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北大莘莘学子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永不停息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前行。情感脉络:(以反问句)表达对北大的无限热爱与感激。研读15——17段同:都把自己比作“不系之舟

6、”,表现了作者对知识、理想的向往,不安现状、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异:两者在表意上是一种递进关系,前者强调没有什么诱惑可以使“我”停留;后者强调虽然“我”没有什么优势,但“我”意志坚定。情感脉络:热爱、感激回报依恋为北大:撷取珍珠与北大:永不分离呼应开头祝愿北大无限依恋充满自信,立下誓言近乎绝望沉静愉悦安详思索怀疑摒弃相信渴望飞翔无限热爱感激回报母校无限依恋热爱依恋回报课堂检测是的,我是一叶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

7、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1.安恬:恬安详恬静恬静2.“我的誓言”指什么?与在北大图书馆前提到的誓言在表意上有什么差别?“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从“绝望、不自信”——“自信”)前面提到的誓言主要是表现自己在北大图书馆面前的渺小;的这里提到的誓言是一种真正的自信。3.“未名湖的臂抱”指什么?“大海的波涛”指什么?“撷取最灿烂的珍珠”是什么意思?北大的学习生活北大以外更广阔的天地为北大作出贡献,回报北大4.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表现了作者渴望飞翔,不安现状、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和对

8、知识,对理想的渴望。文章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着重写了北大给“我”的影响最大的图书馆和给“我”留下的印象最的人,表达了向往北大,热爱北大,回报北大的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1.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