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数特征》评课.doc

《3的倍数特征》评课.doc

ID:55077555

大小:26.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6

《3的倍数特征》评课.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3的倍数特征》评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的倍数特征》评课 新小徐永强近日,我有幸观摩了我校陈建雄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特征》一课,感受颇多,纵观整堂课,有以下特点。一、复习旧知,导入新授。在教学伊始,传授3的倍数特征知识之前,教师让学生复习上堂课所学,了解蕴含于2、5的倍数的特征中的道理,对于2、5的初步建构后,让学生独立去探索3的特征把各个数位相加的和进行判断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放手给学生探索,借助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增加了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效果好。二、适时引导,启发教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陈老师在学生的猜测不能成立时,顺势引导:我们

2、不能像研究2和5的倍数特征这么简单,研究3的倍数特征,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从另一角度思考探究。出示几道习题,让学生思考,关于3的倍数特征你有什么疑问?激发学生要善于思考,从而去发现提出问题:3的倍数特征为什么要把各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呢?把探究学习引向深入,真正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三、抓住难点,重点突破。 3的倍数特征为什么要把各位上的数加起来呢?你觉得“各”能换成“个”吗?为什么?教学中教师牢牢抓住这一难点,深入探究,重点讲解,寻求突破。让绝大多数学生明白了意思,掌握了本课的重点、难点知识:“3的倍数特征为把各个位上的数加起来能被3整除。”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3、从中体现了教者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四、合作探讨,激励学习。一节好课,离不开老师精心地设计,巧妙地引导。也离不开老师适时地评价。教学中,老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方式,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激活思维。当学生思维点活跃,见解独特时,教师更是适时地鼓励、赞许,很好地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陈老师既重视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当然,本节课的教学,笔者觉得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小组合作学习建设不够成熟,说明平时的课堂中运用不够充分,课中评价侧重了老师的语言激励,但生生之间的评价太少,说明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探究还欠火候,课堂中还是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希望教师

4、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这几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