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与中学体育教育.doc

情绪智力与中学体育教育.doc

ID:55080947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6

情绪智力与中学体育教育.doc_第1页
情绪智力与中学体育教育.doc_第2页
情绪智力与中学体育教育.doc_第3页
情绪智力与中学体育教育.doc_第4页
情绪智力与中学体育教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绪智力与中学体育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情绪智力与中学体育教育于艳侠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以及《学记》中所指的"道而弗抑,开而弗达"等教育思想,都包含了鲜明的情感特征。其中"愤"(心求通而未达),"悱"(口欲言而未能)实质上就是一种情绪或情感状态。  现代研究者认为:人达的成功有20%依赖于智商(即理性认识能力),还有80%与人所处的社会阶层,运气以及在几百年前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大脑神经通路等有直接关系。其中这些因素的绝大部分都具有情绪或情感性,被统称为情绪智力,因而情绪智力对人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体育运动的直观

2、性,可感知性本身已亦带有情感色彩。  本文要探讨的就是情绪智力与中学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如何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并使其产生迁移。  一、情绪智力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1.情绪智力的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彼特。沙洛维和约翰。梅耶在1996年提出:"情绪智力包俰4个方面的內容:1.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2.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3.理解与分析情绪及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4.对情绪进行有效调控等。"  情绪智能的理论认为情绪智力是人类智慧潜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社会日益强调合作的情况下,情绪智力对人的个性发展和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

3、因此有观点认为,智商可使你找到工作,而优秀的情绪智力则可以使你获得成功。理性认知能力和非理性的情绪智力,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人类智慧的主要方面。  2.情绪智力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绪智力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通过下面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1>.通过促进智力的实现与发挥来影响学习。情绪和情感对认知活动(学习)具有驱动作用。情绪与内驱力和学习动机有密切的关系,情绪可以使内驱力放大,学习动机增强,从而推动认识活动的进行。情绪或情感甚致可以在内驱力缺乏时,也有足够的力量来驱策行动。如认识兴趣,爱好等。  <2>.通过控制某些不良的

4、主观因素来影响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智力外,还有一些不良的主观因素,例如情绪,不良兴趣,薄弱意志,不良习惯等都会妨碍学习的有效进行。如果情绪智力因素得到锻炼与提高,就能对那些不良的主观因素加以控制与调节,从而促使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通过克服种种客观条件的消极限制来影响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某些不良的主观因素妨碍学习外,还会有许多不利的客观因素条件,如教室,设备,班级集体,教师水平,家庭状怳,学习方法等的不够标准,不合要求,甚至异常恶劣,都必然要降低学习的效果,影响教学质量。如果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能够自觉地锻炼和提高自

5、己的情绪智力因素,就能很大程度上消除不好的客观条件对学习的消极限制和影响。  二、中学体育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情绪智力的良好时机  现代教育要求的是全面素质的教育。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发展。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四化建设的接班人,在传授"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使学生不只在身体上得到健康发展,在心理方面也都得到健康发展。  中学体育的教学过程具有直观性、可感知性、感染性强等特点。而且体育运动过程本身就是人类某些意志品质的锻炼过程。例如通过跳高、跨栏培养勇敢精神,通过长跑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在体育竞赛中

6、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和献身精神等。一旦这些精神品质迁移到学生的人格系统中,将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生存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充分利用体育教育发展学生的情绪智力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优势。  三、关于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情绪智力的一些方法(设想)  1)培养学习动机  作为体育教师要从体育教学上帮助学生产生纯希望动机。上体育课时,教不要随便地给学生提出要求,而是要根据沉重情况而定,或者让学生自己定出标准。例如在掷实心球教学中,在开始时询问学生自己能投多远,如果学生说能投掷8米,第一次试投只有7.9米,这时学生就会不自学地产生害怕失败的消

7、极心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的影响就是关键所在。那么教师第二次给予这个学生所订的标准则应是8.4米,这个新目标包含这样一个信息:在教师心目中学生的这次失败只是偶然,他一定会做到更好。这是一种隐性的鼓励,有助于培养这个学生的纯进取动机,鼓舞他克服消极的心理。如果教师还让这个学生投掷同样的成绩(8米)那是不当的,因为那样会使学生产生求稳的心理,不利于进取动机的培养。通常情况下,学生克服了消极的心理,一般都可以达到自己的原定目标,甚至有所超越。学生成功之后,教师应及时理性地帮助其总结:目标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就在于受到挫折时要克服害怕失败的

8、消极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会深刻地感受到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是成功的保证。  2)培养兴趣  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