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巍教学案例.doc

石晓巍教学案例.doc

ID:55082242

大小: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7

石晓巍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石晓巍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石晓巍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石晓巍教学案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石晓巍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高中生使用手机所引发的问题“妈,我同学陈晓新买了一只带MP4的手机,我的那支老诺基亚你不觉得太拿不出手了么?怎么样,给我换个新的吧!开学后我一定会按照您老的指示好好学习的。”“你不是有MP3么?干吗非得要个带MP4的手机啊,再说了,你一个学生家的,手机能打电话就行,要求还那么多......”最后这场论战母亲还是被儿子的软磨硬泡给说服了,母亲终于给儿子买了一款波导牌带MP4的手机。这是一位家长给我讲的事例。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许多学生的父母都没有稳定工作,供学生上学已是不易。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我很想了解学生,于是

2、作了以下调查:手机消费调查表:项目班级使用人数月平均费用月使用最高值月使用最低值高一a班35人51.63元176.58元20.35元高一b班30人49.52元158.64元18.97元项目班级有更换过手机的人数更换平均次数使用用途主要功能高一a班12人2次发短信,通话,上网,打游戏通话,发短信高一b班9人2次发短信,通话,上网,打游戏通话,发短信事实上学校明文规定不允许带手机但学生仍遮遮掩掩将手机带到学校,有哪些用途:  主要用途一:打电话  几乎每个有手机的同学都表示,手机方便了他们能够及时地与家长联系。父母也可以随时地掌握

3、自己的行踪,避免了一些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的担心和误会。此外,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因为手机的使用而变得更加频繁。  主要用途二:收发短信  我们中国人发短信的数量之大在世界上都是很知名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更喜欢给同学好友发短信聊天。每天发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是非常平常的事,社会学家将这种热衷用手指发短信的中学生、大学生们成之为“拇指一族”。  “你开着二八大卡,手持三八步枪去打小布什.......”这是我们在一名中学生的手机上看到的短信内容。她说,她的手机上还有好多类似这样的信息,都是同学之间相互发送的一些笑料。在所有的手机功能当中,收发

4、短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  主要用途三:听音乐  手机必须带音乐功能也是许多中学生购买手机时所坚持的,虽然现在MP3、超薄随身听、复读机等很多而且价格也不贵,但是很多学生都说一机多用又方便又时尚。像上文中的王会杰同学,他有了MP3和手机,但是还软磨硬泡妈妈给自己买个“全套”功能的手机。  现在很多手机不但带有MP3或MP4等音乐播放功能,而且还可以安装内存卡来无限扩大它的内存,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而且部分国产杂牌手机价格还不贵,一般带摄像、照相、MP3等几项功能的国产杂牌手机的价位在一千五百元钱左右。  主要用途四:玩游戏  尽

5、管手机的内置游戏内容远远比不上电脑网络游戏那么丰富,但由于现在市里有关部门对网吧管理的比较严,而且许多家长和老师特别反感自己的孩子、学生上网打游戏,相比之下,手机上的游戏功能使用起来不受地点限制,又不要交费,所以,手机的游戏功能也很受一些中学生的青睐。   利弊——各持己见,各有道理 学生:手机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会说出他们使用手机的一个最大好处:便于和家人联系。这也是家长给孩子买手机的一个最大理由。 许多中学生的列举出他们使用手机的好处:可以与以前同学多交流,以保持原有的关系;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

6、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学校:挑战学校管理  手机在校园的流行,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如果让手机在中学校园放任自流,无视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那么许多教师预测:许多青少年将很快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的方向。  我也听取了很多老师的反映,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妨

7、碍学校的教学秩序。中学生在校园内特别是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非常不好,比如在课堂上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另外,校园里还出现了用手机在考试中舞弊的苗头。除了上述的理由,手机在中学校园里的普及还会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另外,有时手机上

8、会出现许多不良信息,玷污中学生的心灵。许多垃圾或不良信息会影响到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比如不健康的信息或者中奖信息等等,况且中学生们的警惕心理也不是很高,容易受骗。胡老师还告诉记者,虽然学校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而且一般情况下,有手机的学生上课时大部分都能很自觉地把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