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效果观察.pdf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效果观察.pdf

ID:55098974

大小:159.3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9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效果观察.pdf_第1页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效果观察.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效果观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州实用医学2014年第3O卷第5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效果观察屈媛媛,许旭东(常州市中医医院麻醉科,江苏常州213003)[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需行有创血压监测8O例患者随机分传统触摸组(A组)和超声引导组(B组),每组4O例;传统触摸组行传统触摸置管,超声引导组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分别记录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结果穿刺1次成功率超声引导组明显高于传统触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穿刺成功次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好于传统触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穿刺时间超声引导组明显短

2、于传统触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关键词]超声引导;桡动脉;动脉置管;效果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3068—5685(2014)5—314—2有创血压监测是大手术和抢救危重患者中重要45。,见针尾部有血液流出,再向前送穿刺针少许后的手段。有创血压监测可以灵敏地发现血流动力学缓慢回撤,直至针后部再次有血液喷出,1手固定内波动,从而为了解病情变化、疾病诊治及判断预后有针,1手推送外套管,拔出内针,有血喷出,证实在动很大帮助

3、⋯1。有创血压监测一般是经桡动脉或足背脉内,即可连接动脉换能器。动脉置人导管,采用有创血压换能器连接监护仪测1.3.2超声引导组(B组)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定血压。传统触摸法成功率不高,反复穿刺增加并管。将探头涂耦合剂后用无菌罩罩住,先以短轴切发症。随着超声技术的引进,有研究显示超声引导面(即探头与桡动脉走行垂直)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确桡动脉置管比传统技术快、并发症少[。近年来,本定桡动脉并移行探头将其位于画面(探头)中点,再院采用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置管行有创血压监测,以长轴切面(即探头与桡动脉走行平行)和彩色

4、多普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勒血流再次确定桡动脉位置。桡动脉确定后,先使1对象与方法用平面内法,进针路线在超声图像平面内,留置针与1.1一般资料皮肤呈3045o进针,当针尖声影进入桡动脉后观察选择2013年l2月一2014年6月在本院择期手针尾是否有回血,如有则尝试置管。如无则探头旋术需行有创动脉压监测患者80例,年龄1865岁,转9O。转为平面外法,找到针尖并判断和桡动脉的位ASAI~Ⅲ级,BMI18~28kg/m2,均在全麻后行桡动置关系,调整针尖,重新进针直至针尾有回血后尝试脉穿刺置管,术前均行改良A

5、llen试验[]测试穿刺侧置管,成功后连接动脉换能器。尺动脉供血是否畅通(此试验均在术前访视时完1.4监测指标成)。随机将分患者为A组和B组,每组4O例,A组①穿刺次数:每次进针直至针尖撤至皮下视为为传统触摸组,B组为超声引导组。1次尝试,针尖调整不计入。②穿刺成功:穿刺针刺1.2材料和仪器入桡动脉,有血液喷出至针蒂,外套管置人桡动脉,便携式超声仪(美国SonoSite公司,型号MI.推出针芯有血液喷出,连接换能器后,有动脉压及动CROMAXX超声,探头频率6~13MHz),动脉穿刺针脉波形。③穿刺失败:同

6、一患者穿刺3次仍不成功,(德国贝朗公司,22GIntrocanSafty静脉穿刺针)。或已经无法摸到桡动脉搏动。记录两组从穿刺开始1.3操作方法到成功置入导管时间、每次穿刺时间和穿刺次数。全麻诱导,取仰卧位,左上肢外展,腕部垫高,保1.5统计学处理持腕关节过伸位,消毒铺巾。所有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1.3.1传统触摸组(A组)行传统触摸置管。穿刺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问比较采用£者右手执针,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轻放于患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者桡

7、骨茎突桡动脉搏动最强处,食指所放位置为靶异有统计学意义。点,3指所指线路为进针方向,进针角度一般为3O2结果两组患者穿刺基本情况情况见表1。穿刺1次收稿日期:2014—08—06成功率超声引导组明显高于传统触摸组,差异具有常州实用医学2014年第30卷第5期统计学意义;平均穿刺成功次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好超声引导组明显短于传统触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于传统触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穿刺时间意义。表1两组患者穿刺基本情况3讨论总之,超声引导行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特别是传统桡动脉穿刺通常使用的触摸穿刺技术简单首

8、次穿刺成功率高,减少了对桡动脉的损伤,避免了易行,但穿刺点位置不易确定,不能保证穿刺针在动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脉中点进针,有可能会偏于1侧或偏离动脉,导致未[参考文献]穿刺到动脉或穿破动脉使置管失败,引起血肿、增加[I]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M].第3穿刺次数。而超声引导组能有效观察桡动脉的走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19—1927.[2]SaherM,Novara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