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故事”进音乐课堂.doc

我的“小故事”进音乐课堂.doc

ID:55117020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7

我的“小故事”进音乐课堂.doc_第1页
我的“小故事”进音乐课堂.doc_第2页
我的“小故事”进音乐课堂.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的“小故事”进音乐课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的“小故事”进音乐课堂镇江市韦岗小学封德艳作为一名从事四五年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师,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慢慢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要上好每一堂课,很多问题并不能仅仅靠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是要靠平时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细节之处慢慢灌输你对音乐的理解,把握住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的方向,并且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孩子真正的喜欢你,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但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理解。遇到一些难解决的问题,我总爱编个小故事,不仅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

2、能让学生尽快地,深刻的掌握一些乐理知识。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上我的音乐课。我觉得这也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记得有一堂二年级音乐课学习的内容是:认识音符,在出现音符之前,我微笑着,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有兄弟四个,他们的名字很奇怪,老大的名字叫全音符,老二的名字叫二分音符,老三的名字叫四分音符,老四的名字叫八分音符。更奇怪的是,有一天,他们的妈妈,给他们分苹果吃,全音符分到四个苹果,二分音符分到两个苹果,四分音符分到一个苹果,八分音符分到多少个苹果呢,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说半个苹果。我问:你们想想为什么他们的妈妈这样

3、分配呢?小朋友们孩子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我。过了一会,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哦,原来呀,这兄弟四个不一样大,他们分别上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所以他们分到的苹果不一样多,孩子们领悟后哈哈大笑。那他们会长成什么样子呢?全音符因为吃了四个苹果,所以肚子鼓鼓的,身体圆圆的,说着,我在黑板上画上了全音符的形状;二分音符因为吃了两个苹果,他的肚子也是鼓鼓的,不过有一只脚露了出来;而四分音符吃了一个苹果,身体很舒适,所以他也露出了腿,而且还有心情梳头发呢;而八分音符最小,也最调皮,他妈妈很喜欢给他穿一件带

4、小尾巴的裤子,更有意思的是,八分音符有一天去上幼儿园,竟然看到幼儿园的一名小朋友也穿着带小尾巴的裤子,他的名字也叫八分音符(边讲边在黑板上画音符),他们初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总爱把他们的“尾巴”扣在一起游戏。然后,我联系乐理知识,学生们也明白了全音符时值是四拍、二分音符是二拍、四分音符时值是一拍,八分音符是半拍,两个八分音符在一起共用一条符尾。我又带他们模仿我做手势,模仿各种音符的形状。但是我发现他们在跟我做手势时,兴趣不是很高。我想了又想:为什么我不能让他们自己来为四种音符编上动作,以此让他们自己来熟悉音

5、符的形状呢?于是我就又开始行动了起来,等我话一说出来,就有好几个小朋友举手说:“封老师,封老师,能让我来试一试吗?”还有几个小朋友甚至离开座位来扯着我的衣角,要我叫他表演。于是,我请了一个小朋友让他做“全音符”的动作,这时,我发现有很多小朋友都举起了小手,来跟着他表演。看着孩子们的表演,孩子们掌握的很快。于是我又叫了好几个小朋友同样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编动作,看着,孩子们编的动作再加上我及时的引导,他们对这些音符形状,时值很快就全掌握了。二年级的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大致能从音的高低、

6、音的长短、速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听去想。这一时期,学生还不具备音乐术语概念,和学生的交流,要避免过多使用音乐术语,要善于将音乐术语转化成学生听得懂的话,多多以轻松快乐的游戏来让她们吸收要学的知识。同时多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这就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个“讲故事”的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