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助行器调研.doc

老年人助行器调研.doc

ID:55123962

大小:51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27

老年人助行器调研.doc_第1页
老年人助行器调研.doc_第2页
老年人助行器调研.doc_第3页
老年人助行器调研.doc_第4页
老年人助行器调研.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人助行器调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人助行器调研班级:09工业设计(工科)姓名:杨明洁学号:0908013028一、助行器的概念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称为助行器,也可称为步行器、步行架或步行辅助器等。二、种类助行器杖类助行器助行架手杖肘杖前臂支撑拐腋杖多脚拐杖带座拐杖标准型助行架轮式助行架助行椅助行台三、作用保持身体平衡支持体重增加肌力辅助行走轮式助行架概念:有轮子、手柄和支脚提供支撑的双臂操作助行器。种类、使用方法与结构助行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调整方法要使你的手臂感觉舒服,必须调整好你的助行器。看你的助行器的高度是否适合,你要走到助行器里,然后1. 

2、检查你的肘关节弯曲处。将你的手放在把手上。你肘关节弯曲的角度应该使手感觉舒服——大约30度左右2. 检查你手腕的高度。两只手臂放松。助行器的顶部必须与你手腕向里的结合处齐平。一个调整好的助行器可以减少你在行走过程中助行器在前面时对肩膀和背部产生的压力。使用方法如果你有一只腿受伤或者残疾,首先需要将助行器向前推一步,同时必须保持身体挺直然后要把一只脚踏助行器中,当你走的时候要保持助行器不动。踏出另外一只脚最后,将你另外一只脚迈进助行器里,助行器仍然保持不动。不断移动你的助行器向前,重复以上过程。当连续使用的时候,这三个步骤就会变得更加

3、顺畅。基本结构本田第二代助行器第二代助行器由鞋子,框架,座位三部分组成,随时都可以当做椅子休息,不知道这种坐法的感觉如何。可以支撑人的一部分体重,减少人的身体对腿部的负荷。机器会根据你平常走路各关节的角度,对数据进行统计,然后会调整协调性,针对步行者进行最佳的力量辅助,会减少在步行中腿部肌肉和关节的负荷,达到省力的作用。电源可以支持两小时。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一、生理因素1步态和平衡功能步态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步态的步高、步长、连续性、直线性、平稳性与老年人跌倒危险性密切相关。老年人步态的基本特点

4、是下肢肌肉收缩力下降,脚跟着地,踝、膝屈曲动作缓慢,伸髋不充分,导致行走缓慢,步幅变短,行走不连续,脚不能抬高到一个合适的高度,引发跌倒的危险性增加。另一方面,老年人中枢控制能力下降,对比感觉降低,摇摆较大,反应能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平衡能力、协同运动能力下降,使跌倒危险性增加。2感觉系统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直接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老年人常表现为视力、视觉分辨率、视觉的空间/深度感及视敏度下降,触觉下降,传导性听力损失、老年性耳聋,以及踝关节的躯体震动感和踝反射、趾关节的位置觉下降,

5、均可导致平衡能力降低。3骨骼肌肉系统老年人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损害、退化是引发跌倒的常见原因。尤其是股四头肌力量下降和骨质疏松使跌倒导致的髋部骨折危险陛增加。二、环境因素包括周围环境的危险、无序和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老年人跌倒意外中50%与外周环境密切相关。室内照明不足、床和家具高度不合适、日常用品摆放不当、卫生问无扶拦把手、光滑的室内装潢和地面,步行途中过多障碍物,过道和楼梯照明不足、台阶过高,室外路面湿滑、不平坦,以及不合适的鞋子和助行器均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另外,老年人是否独居,以及与社会的交往和联系

6、程度都会影响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三、病理因素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小脑病变、前庭疾病、外周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体位性低血压、椎动脉供血不足,认知障碍,痴呆,尤其是Alzheimer型和抑郁型。眼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偏盲;其他,风湿病、骨质疏松,足部疾病,贫血、虚弱、脱水、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四、药物因素精神类药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催眠药、抗惊厥药、镇静剂;心血管药物,降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其他,降糖药、非甾体类、止痛剂、多巴胺类、抗帕金森病等药物。五、心理因素沮丧、抑郁、焦虑、情绪不佳以及

7、害怕跌倒的心理状态及由此导致与社会的隔离均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老年群体及其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指导下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内容包括老年人劳动职业生活、社会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家庭日常生活4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心理的老化,必然导致产生各种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的特殊需求,满足其需求的生活活动模式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构成老年生活方式的特点:①逐渐从劳动职业生活活动中退出。这是老年生活方式最突出、最根本的特点。越到高龄期,这一特点表现得越明显。与此

8、相应的是劳动收入的丧失或减少,从而需要依靠年金、保险、社会救济或个人资产等作为自己的收入保障。其数额一般都比以前有所降低,因而将使消费受到一定的限制。老年人的消费指向集中于日常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②社会政治活动明显减少,相应的是与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