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就是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doc

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就是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doc

ID:5512581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就是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doc_第1页
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就是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doc_第2页
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就是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doc_第3页
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就是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doc_第4页
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就是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就是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就是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就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答记者问时强调,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增加了中华优秀文化的考核内容,如在语文中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古代文化常识在2016年全国大纲卷第9题已经开始考了,2016、2016年连续两年全国卷也考了古代文化常识,所以,古代文化常识不是新增的考核内容,只不过2016至2016三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没有提到罢了。这里还要重点讨论一下,考试中如何体现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是可以简单理解为考核古代文化常识?  首先,我们要理清中华优

2、秀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常识的关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有一篇题为《中华文化精神》的附录,作者是袁行霈,该文说“文化,就广义而言,指人类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该文把中华文化概括为强烈的人文精神、尚群、尚和、注重整体思维等四大特征。以此为标准,凡是符合这四个特征的中国文化可以说就是中华文化,其中的精华部分应该可以称做中华优秀文化。而古代文化常识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般的常识性知识,通常包含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官职名称、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文史典籍、饮食器物等。这些文化常识里面有一部分应该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遗产,如天文历法,文

3、化典籍等,他们符合前面提到的中华文化精神的特征。但是古代文化常识里面也有一部分是历史糟粕,如皇权思想,封建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奴役劳动人民的封建思想及其制度,一些繁琐而落后的礼仪制度等。可见,古代文化常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个有交集的概念,如果不加辨别地一股脑儿去考古代文化常识,从根本上体现不出考核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2016年全国乙卷第5题A项“中宫是皇后所居之所,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的道理”,这个项中考查了“中宫”“东宫”与皇帝相关的一些常识,这些体现皇权思想的常识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联盟有何关系?其

4、实类似这样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没有丝毫联系的概念多充斥于近四年的全国卷考题中。比如“首相、建储、陛下、两京、太子、庙号、嗣位、姻亲与血亲的关系、私禄”等等。所以,单纯地以为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内容就是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是片面的,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甚至与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丝毫没有关系。  其次,考古代文化常识与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坚持的原则及育人导向相背离  在考试中心负责人答记者问中,考试大纲修订坚持的第三条原则是“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那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就笔者了解的有

5、说是听、说、读、写、思五种行为,也有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的能力。在这些说法中唯有“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似乎与古代文化常识有关联,但“文化的传承”显然是要传承真正的中华优秀文化,前文已经说过“古代文化常识”中有一部分不属于中华优秀文化,而不属于的这一部分近四年的高考题偏偏考得较多。同时考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属于“识记”,不属于“理解”,这几年的考题也证明了学生甚至可以撇开原文,不需要理解文意,直接凭记忆就可以判断这些题目中选项的对错。可见考古代文化常识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6、无关。古代文化常识列入考试大纲中,从能力层级上是“识记”,这一点在修订的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也是明确规定的。如果古代文化常识考题中考查了历史知识,那就要识记历史学科的有关知识,如果考查了地理知识,那是识记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增加古代文化常识实际上是在原来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的基础上加大了记忆的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学生记忆负担,学生为应付这样的考题必然要熟记、辨析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仅仅是古代官职制度中的官职名称、官职的管辖范围、官职的历史沿革等,就足以让学生背得昏天黑地;另一方面,这些记忆的古代文化常识中夹杂的封

7、建思想意识与考试大纲修订的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相违背。  第三,考古代文化常识是种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田,荒了语文学科的地  试看从2016年至2017年全国语文卷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考题。2016年考了“解褐、南面、故事、《春秋》”,2016年考了“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古代男子的名和字、谥号、嗣位、阙、诣阙”,2016年考了“首相、建储、有司、契丹、中宫、陛下、吏部、移疾、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2017年考了“字与名的关系、姻親与血亲的区别、母忧、私禄、下车、收考、车驾、京师、状元、上元

8、、近侍、告老”,这四年考过的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到古代的官职制度、礼仪制度、科举考试、古人称谓、地理知识、历史知识、血缘关系等,可谓五花八门,如果不说是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