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和谐达成.doc

“杠杆”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和谐达成.doc

ID:55128900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杠杆”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和谐达成.doc_第1页
“杠杆”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和谐达成.doc_第2页
“杠杆”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和谐达成.doc_第3页
“杠杆”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和谐达成.doc_第4页
“杠杆”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和谐达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杠杆”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和谐达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杠杆”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和谐达成  摘要:本文以“杠杆”为教学内容,以概念精准和逻辑严密为教学设计的原则,展示了教学设计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根本,既要注重物理学科“三基”的培养,还要注重给学生创建“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达成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杠杆;教学设计;实践体验;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5-0075-4  1引言  按照新课程标准理念,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要注重从学习者

2、已有的经验开始,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要注重给学生创建“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环境,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达成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学科知识实现同步健康的成长[1]。  2“杠杆”的教学设计  2.1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2]  《杠杆》是八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的内容,虽然与前面的内容关联不大,但却是物理学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知识的基础。同时,杠杆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并且无处不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

3、习了一学期的物理,对于物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力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初二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较好的形象思维和逆向思维,但是依旧有认知上的困难。  2.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杠杆,了解生活中的杠杆及其作用;  ②了解杠杆的五要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③了解杠杆的分类,解释生活中的杠杆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杠杆的基本原理;  ②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科学的物理方法,科学探究,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③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

4、、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②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杠杆实例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③让学生明白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密切的,将物理规律与生活结合,在兴趣提升中学好物理。  2.3重点、难点  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难点: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学生学

5、会寻找力臂及画出力臂。  2.4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学仪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杠杆器材。  2.5教学设计思路  《杠杆》是一节将实验探究与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此教学设计先通过演示实验及一些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了解杠杆的本质及其相关因素,之后再进行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2.6教学过程  2.7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杠杆上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称为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写成公式是________。  2.一根杠杆,动

6、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3∶2,要使杠杆平衡,则动力与阻力之比是________。  3.在下列器件中:  ①夹面包的镊子;②托盘天平;③独轮车;④定滑轮;⑤理发剪刀;⑥铡刀。  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_______,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4.下列工具中,不是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是    A.用十字镐撬石头B.翻斗车卸货  C.用刨子刨木头D.用铲子铲煤  5.在使用杠杆时,力和力臂的关系是  A.有力作用在杠杆上,力臂一定大于零  B.

7、有力作用在杠杆上,力臂可能为零  C.有力臂,但不一定有力作用在杠杆上  D.力臂越大,说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越大  三、简答题  6.如图2所示,独轮车车斗和车内的煤受到的总重力G为900N,此重力作用于A点,车轴O为支点。将车把抬起时,作用在车把上向上的力有多大?省力吗?  3教学反思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学生学习物理就是认识物理现象及规律,这存在着一个由直观感觉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验则是他们学习物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这一节课设计的实验教法,可让杠杆的内容及特点

8、集中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且使学生能正确、牢固地掌握杠杆的基本因素及力臂的画法、还有杠杆的平衡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喜爱学习物理,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使大多数学生能解释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及其原理,且会制作简易杠杆。所以,在物理学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能做实验的一定要做,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各种物理现象,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