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毛饮血”考辨.doc

“茹毛饮血”考辨.doc

ID:55128933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茹毛饮血”考辨.doc_第1页
“茹毛饮血”考辨.doc_第2页
“茹毛饮血”考辨.doc_第3页
“茹毛饮血”考辨.doc_第4页
“茹毛饮血”考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茹毛饮血”考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茹毛饮血”考辨  摘要:目前学界对“茹毛饮血”的释义依然莫衷一是。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对该词进行考辨的关键在“茹”字上。结合传统训诂学方法和代词回指确认原则证明将“茹”释为“食菜”是不对的,并进一步从《纬书集成》和《故训汇纂》等书中补充例证数条,最终确认“茹”的释义是“包裹、覆盖”。  关键词:茹毛饮血考辨回指礼运谶纬  “茹毛饮血”是一个很常见的成语,出自《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I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1]何谓“茹毛”?许多权威辞书将“茹”解释为“吃、吞咽”,而

2、毛发是不能吃的,但人们大都对此习焉不察。近几十年�恚�虽然学者们注意到该谬误,但聚讼纷纭,莫知所从。比如《汉语大词典》将“茹毛饮血”置于“茹”的第三义项引申义“忍受”[2]下面,而没有像《汉语大字典》那样解释为“吃、吞咽”[3]。这说明《汉语大词典》的编者很可能已经意识到了龃龉之处,只是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古代文献浩如烟海,自夏鼐先生1929年撰写《吕思勉先生“饮食进化之序”的商榷》算起,对“茹毛饮血”的探讨已近九十年。在众多解释当中,笔者以为曾小鹏、武晓丽《“茹毛饮血”正解》[4]是合理的。笔者谨在该文基础上进一步就相关问题进行考辨。  对“茹毛饮血”的

3、解释,关键在“茹”字上。对此,张倩[5]作了全面的综述。“茹”应当解释为“吃”,还是专指“食菜”,还是解释为“包裹、覆盖”?解释为“吞咽”明显讲不通。夏鼐先生对此已经作了科学的解释:毛发是一种含氮化合物,是绝不能充饥的,至于苏武以雪杂羊毛而食,只不过是伟人的传说而已[6]。所以我们不能迷信孔颖达疏。如果解释为“食菜”,又会产生一些新的疑问:  第一,前文所引《礼运》中的“毛”是植物的泛称吗?若解释为“食菜”,“茹其毛”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是指代“草木”吗?  第二,如果“饮其血”中的“其”指代“鸟兽”,“茹其毛”中的“其”指代“草木”,那么“其”的所指就

4、不同,“其”能否交叉回指?  分析疑问一。当“毛”指植物时,往往是相对于土地、川泽而言的――土地、川泽生草木犹如禽兽、人类身上长毛发,如《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b之毛”;《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管子・七臣七主》:“而欲土地之毛”;《公羊传》:“锡以不毛之地”等等。因此,若“毛”泛指植物,“茹其毛”中的“其”就不能指代前文出现的“草木”。  分析疑问二。事实上,一些学者意识到了该问题。比如,夏鼐认为应从修辞上来理解这几句话,他给的断句是:“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夏鼐认为,前两句是对偶句,动植对举,故后两句也该作对偶

5、句,所以他假设,饮鸟兽之血,食草木之根叶,也是俪偶。张倩也从修辞上加以解释。她认为,《礼运》原文是将“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茹其毛;鸟兽之肉、饮其血”经类似“错综”的结构调整后而形成的。但以上两种解释都没有关照到后一句“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对从修辞上进行解释的看法,孙建军指出:“如果说‘饮其血,茹其毛’分别是对‘草木’‘鸟兽’而言,那么,对‘衣其羽皮’又该作何解释呢?”[7]另一个问题是:文中的“其”能交叉回指吗?句子里的“其”可以分指不同事物吗?吴悦明确认为可以分指不同事物[8],但我们认为这里不可以分指。“其”的回指确认原则有前指原则、就近原则、语义搭

6、配原则、特殊句式原则等[9]。在遵循前指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只能向左寻找“其”的先行语,它很可能就在最靠近“其”的相邻句子或短语中。“饮其血,茹其毛……衣其羽皮”明显是并列结构,根据特殊句式原则,形式上的并列关系使得“其”指向同一先行语。  将“茹”解释为“包裹、覆盖”比较合理。然而张倩认为,曾小鹏、武晓丽所举《齐民要术・造神�D并酒》和《魏书・高句丽传》中的两例均属中古汉语范畴,所以“包裹、覆盖”是“茹”的后起义,不能用来证明《礼运》中的“茹”也有此义。  赵元任先生曾说:“言有易,言无难。”《易纬乾坤凿度》:“太古断元,圣人法地,极先生而设位,物成而丽诸形

7、,错煸以文,改茹以鱼。”郑玄注:“乳血茹塞。”[10]如郑玄所言,“茹”即“塞”也。《广雅・释诂三》:“?,塞也。”王念孙疏证:“?,字或作茹。”《说文》:“?,�e�A也,一曰敝絮。从糸,奴声。《易》曰:‘需有衣?。’”“?”,《易》或本作“�M”。《玉篇・衣部》:“�M,所以塞舟漏也。”从甲骨文、秦简字形看,“塞”表示借用工具修补房屋。如《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户。”先民当是用毛茹塞于穴中以取暖,后来又蕴被其皮毛。《春秋命历序》:“古初之人,卉服蔽体。次民氏没,辰放氏作。时多阴风,乃教民?木茹皮,以御风霜,�T发�d首,以去灵雨,而人从

8、之,命之曰衣皮之人。茹,蕴也,茹毛,蕴被其毛。”[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