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出院健康教育.doc

小儿高热惊厥的出院健康教育.doc

ID:55145142

大小:24.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8

小儿高热惊厥的出院健康教育.doc_第1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出院健康教育.doc_第2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出院健康教育.doc_第3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出院健康教育.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高热惊厥的出院健康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高热惊厥的出院健康教育作者:吴俐单位:443300湖北宜都,宜都市一医院儿科【关键词】高热惊厥;健康教育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如得不到及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因此,加强患儿家长的出院健康教育,对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预防再次发作尤为重要。1临床资料我科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高热惊厥患儿24例,男16例,女8例。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发病年龄6个月~1岁9例,1~3岁13例,3~5岁2例。2出院健康教育的内容2.1疾病知识教育年幼儿任何突

2、发高热的颅外感染均可引起惊厥,其发病率约4%~6%,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6个月~3岁的小儿,在突然高热之际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5s,6岁以上罕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因为6个月~3岁小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分析、鉴别和抑制能力较差,以致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2.2护理知识教育2.2.1饮食起居指导指导家长平常要供给孩子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合理搭配膳食,生活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较大孩子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居室

3、要清洁通风,注意保暖,避免接触传染源,防止感染。2.2.2体温监控告知家长家中一定要备好体温计并指导家长熟练掌握体温计的使用,以便及时掌握孩子的体温变化。2.2.3观察发热情况指导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发热的表现,避免发生惊厥时才发现孩子在发热。多数小儿发热时精神不振,但有些小儿发热时往往精神好,能照常玩耍,不易觉察。因此如发现患儿面色潮红,呼吸加快,额头发热应立即测量体温,特别是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更应注意观察。2.2.4用药知识教育(1)指导家长家中应备有一些常用退热药,并正确掌握其应用药物的剂量及用法。药物

4、剂量不足、服药后呕吐、使用退热栓剂时手法不正确造成药栓在肛周溶化或腹泻又排出体外均达不到退热目的。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体温在38℃时就应使用退热药,必要时服药后应就近就医。(2)指导患儿家长观察用药后效果。服用退热药后家长应给患儿多饮水,1h后必须测量体温观察用药效果,用药后不会立即退热,一般1h后开始出汗逐渐退热。退热药服用后体温暂时降至正常,药物作用消失后体温仍会升高。常用退热药的作用时间是4~6h。因此,要随时注意体温变化,如果体温再次升高,应重复使用退热药。2.2.5指导家长正确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高

5、热患儿不应依赖于单一药物降温,在短期内达到降温目的。温水擦浴是高热患儿常用的降温措施,其操作简单易行,且温水无刺激、不过敏,擦洗水温为32℃~34℃,擦浴中注意观察患儿神志、面色等全身情况。其他物理降温方法可酌情使用,如将冰袋、冰帽置于头部,冰囊放在身体皮肤薄且有大血管流经处,如腋下、腹股沟。物理降温后30min测量体温有所下降视为有效。2.2.6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若患儿在院外一旦发生高热惊厥,应立即指压人中,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而发生窒息,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3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3.1语言教育

6、语言教育是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易掌握的一种教育方法,教育形式多样化。语言教育主要采取群体交谈和个别交谈,交谈内容要根据家长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患儿病情来确定。3.2文字教育在健康教育中,文字教育方式占有重要地位,其优点为不受时间限制,便于家长自由阅读,仔细领会,长时间保留。我们将高热惊厥的病因、病情观察、降温措施等内容编写成出院指导手册发给患儿家长,指导其学习。3.3示范性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一些技术操作,如温水擦浴宜应用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家长把握操作的要点,提高操作的准确程度。4小结我们对24例高热惊厥患儿

7、出院后6个月、1年进行了随访,有2例患儿家长因忽视了体温观察使体温达39℃以上致使惊厥再次发生,但能使惊厥得到及时控制。其余22例患儿因家长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使体温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了惊厥的发生。因此,做好高热惊厥患儿的出院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疾病知识,对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