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课件jc整理-第二章

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课件jc整理-第二章

ID:5514844

大小:32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16

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课件jc整理-第二章_第1页
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课件jc整理-第二章_第2页
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课件jc整理-第二章_第3页
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课件jc整理-第二章_第4页
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课件jc整理-第二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课件jc整理-第二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形成(2)共价键的属性(二)决定共价键中电子分布的因素:(1)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和共扼效应(2)立体效应第一节共价键(一)共价键的形成:(1)价键理论:A.共价键的定义:由自旋相反的两个单电子配成对,把两个成键原子连接起来的键。B.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a)碳原子轨道的sp3杂化(2)杂化轨道理论每个sp3杂化轨道含1/4s成分和3/4p成分sp3杂化轨道形状碳原子的sp3杂化轨道键角为109.5°原子轨道沿键轴相互交盖,形成对键轴呈圆柱形对称的轨道称为σ轨道。σ轨道构成的共价键称为σ键。例如:甲烷分子中有四个C-Hσ键

2、。相类似,乙烷分子中有六个C-Hσ键和一个C-Cσ键。甲烷乙烷σ键的形成及其特性(b)碳原子轨道的杂化1个杂化轨道=1/3s+2/3p余下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三个杂化轨道对称轴所在的平面。以乙烯分子为例:乙烯分子中的σ键乙烯分子中的π键(c)碳原子轨道的sp杂化1sp杂化轨道=1/2s+1/2p一个sp杂化轨道二个sp杂化轨道未参与杂化的两个p轨道的对称轴互相垂直且都垂直于sp杂化轨道对称轴所在直线。乙炔分子的σ键乙炔分子中π键的形成(1)键长:指成键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一些共价键的键长(二)共价键的属性(2)键角:乙醚戊烷甲烷指键与键之间的夹角。甲醛甲烷C-H键键能

3、(414kJ.mol-1)是上述解离能的平均值。(3)键能指成键时体系放出的能量或断键时体系吸收的能量。多原子分子键能通常是键的离解能平均值。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化学环境不同的相同共价键的键能是有差异的!当成键原子电负性不同时,电负性大的原子带部分负电荷(δ-);电负性小的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δ+)。键的极性强弱用偶极矩(μ)来衡量,它是部分电荷与电荷之间距离的乘积:μ=q.d(C.m),δ+δ-(4)键的极性:共价键极性产生?μ=3.57x10-30(C.m)多原子分子偶极矩是各个共价键偶极矩的矢量和μ=0(C.m)μ=6.47x10-30(C.m)μ=3.28x10-30(

4、C.m)偶极矩为零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偶极矩不为零的分子是极性分子;偶极矩越大,分子极性越强。(5)分子的极性(6)键的极化性键的极性是分子本身所固有的,而键的极化性是指共价键在外电场的影响下,引起键内电子云密度的重新分布,从而改变了键的极性,称这种现象为键的极化性。注意:1)含义:外电场---主要是指试剂(离子和极性分子),极性的改变,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或极性增大。2)键的极性主要是由电子云的流动性决定的,当除去外电场时,共价键就恢复原状。这种现象也叫做诱导极化或动态极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