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免抵退税账务处理实务.doc

出口免抵退税账务处理实务.doc

ID:55166005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30

出口免抵退税账务处理实务.doc_第1页
出口免抵退税账务处理实务.doc_第2页
出口免抵退税账务处理实务.doc_第3页
出口免抵退税账务处理实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出口免抵退税账务处理实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出口免抵退税账务处理实务出口免抵退税账务处理实务  出口货物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账务处理上表现为企业购进原材料,无论用于生产出口货物还是用于生产内销货物,其进项税额均可抵扣。  (1)出口货物免税,反映在账务处理上是出口销售时,无需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出口货物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

2、物的应纳税额,账务处理上表现为企业购进原材料,无论用于生产出口货物还是用于生产内销货物,其进项税额均可抵扣。  但由于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的情况,因而存在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情况,此项因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进项税额转出。出口企业收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后,按证明上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用红字贷记“进项税额转出”,同时以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生产企业发生国外运费、保险、佣金费用支出时,按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分摊计算,并冲减“不得抵扣税

3、额”,用红字贷记“进项税额转出”,同时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3)出口货物退税的账务处理:按计算的免抵退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按计算的免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按免抵退税额与免抵税额两者之差,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即: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注: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

4、报,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免抵税额的计算确定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是在取得税务机关后进行免抵和退税的会计处理,按批准的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第二种是出口企业申请退税时,按退税申报数进行税务处理。根据当期的免抵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例】某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

5、17%,出口退税率11%,2016年5月份发生以下业务:  (1)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600000元,增值税为272000元,款项已支付,材料已入库。  借:原材料1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2000  贷:银行存款1872000  (2)本月内销不含税销售额为273元,款项已收到。  借:银行存款319  贷:主营业务收入27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6480  (3)本月出口产品销售额为1426000元,款项尚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1426000  

6、贷:主营业务收入1426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855601426000×(17%-11%)=85560(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560  (4)月末,申报出口退税  计算退税额  ①当期应纳税额=46480-(272000-85560)=-139960(元)  ②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1426000×11%=156860(元)  ③确定退税额及免抵额  退税额139960元,免抵额=156860-139960=16900(元)  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139960

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69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56860  (5)实际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139960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1399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