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马高速C15合同段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汶马高速C15合同段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ID:55177107

大小:1.08 MB

页数:182页

时间:2020-04-30

汶马高速C15合同段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1页
汶马高速C15合同段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2页
汶马高速C15合同段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3页
汶马高速C15合同段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4页
汶马高速C15合同段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汶马高速C15合同段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汶马高速C15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组织计划一、施工组织的编制1.施工组织计划编制原则1.1按照施工合同文件的进度要求、工序安排,实质性地响应施工合同文件要求。1.2坚持实事原则,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在充分满足工程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力求达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经济适用。1.3建立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坚持事前控制为主,过程中严密监控的质量原则,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质量动态最佳管理目标,实现资源的最佳优化配置、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好的管理目标。1.4积极响应业主对本标段工程提出的有关要求,替业主分忧解难,主动为业主服务。1.5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为原则,加强

2、与相邻标段施工配合,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搞好交通疏导工作。1.6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原则。1.7严格执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文明施工、环保、安全、卫生及健康等有关管理条例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工程形象、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2.编制依据及技术规2.1编制依据(1)省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土建工程施工C15标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送审稿)等。(2)现场调查、了解、收集所获取的信息及相关资料,业主提供的资料和要求。2.2所依据的技术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F10—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TF

3、50-2011)《公路隧道施工规》(JTJD7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JTGD40—200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钢结构焊接规》(GB50661-2011)《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JGJ/TB07—012006)《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技术规程》(送审稿2014.8)《公路排水技术规》(JTJ018-97)《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SL386-2007二、工程

4、概况1.工程简介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地处盆地西北边缘与青藏高原东部交错接触带,起点顺接已建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路线沿国道G317线走廊按沿溪线布设,途径汶川、理县、马尔康,止于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马尔康,路线总长约174公里。汶马高速C15合同段位于本项目3个控制节点中的狮子坪隧道群,起点始于狮子坪1#隧道中部K141+552,终点止于狮子坪2#隧道中部K147+400,路线全长5.848公里,主要结构物为狮子坪1#隧道(3133米)、狮子坝大桥(左线10-40米、右5-40米)、狮子坪2#隧道(左线:2304米;右线:2318m)。由于C15标紧邻狮子坪电站库区,沿线地形陡峭,道

5、路不通。在隧道开工之前,必须先修建进场便道。变更后的进场便道由G317国道九架棚隧道横洞进出口20米改扩建、94米九架棚横洞、横洞出口24米路基、80米支洞、1-330米的索道桥、800米路基组成。本项目合同总价68812万元,合同工期为48个月。2.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盆地西北边缘交错接触带,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为龙门山,中西部为邛崃山脉。工作区多为高山峡谷区,山势陡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谷底幽深,岷江、大渡河百川至东南奔腾出山,沿岸泥石流等山区自然灾害频繁。最低点位于汶川,海拔1100m,最高点位于鹧鸪山,海拔4780m。本标段所

6、在的地区位于理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2´~103°40´,北纬31°10~31°57´,涉及1个县、乡镇行政区划。工程所在地区铁路、空运、水运均不发达,进场唯一通道为G317国道。3.气象、水文项目区域气候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气温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气候从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年平均气温温度6.3℃。年降水量753mm,年均日照2000小时以上,年均无霜期120天,年均17m/s以上大风雪40次,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冰雪灾害,集中在高山区,常阻塞道路。测区属长江水系,主要属岷江水系,区有杂谷脑河、来河。杂谷脑河系岷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

7、鹧鸪山南麓,流经米亚罗、理县、薛城,于汶川县威州境汇入岷江,干流全长168km,流域面积4632km2。杂谷脑河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桑坪站水文资料年径流量33亿立方,枯季最小月流量29.35m3/s,杂谷脑河水文资料年径流量20亿立方,枯季最小月流量18.85m3/s。4.地质构造项目测区构造主体位于松~甘孜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进一步区划可划分出龙门山陷褶段束、茂汶~丹巴地背斜、马尔康地向斜三个三级构造单元,主要构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