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儿童哲学》第三次作业

西南大学《儿童哲学》第三次作业

ID:5518191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16

西南大学《儿童哲学》第三次作业_第1页
西南大学《儿童哲学》第三次作业_第2页
西南大学《儿童哲学》第三次作业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儿童哲学》第三次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1、童年原型童年原型是荣格深层次心理学所表达的概念,其含义是童年是一种原型,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一种“前生回忆”,是凝结在儿童身上人类的东西。2、贝尔定律冯-贝尔于1828年发表了胚层论的基本思想,被称之为贝尔定律。其基本内涵包括:在胚胎发育中,一般的性状先出现,特殊的性状后出现;从一般的性状发展出比较不一般的性状,最好再发展出特殊的性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物种的胚胎发育经历了相似的阶段;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阶段经历着与低等动物胚胎发育相似的阶段。这一定律是儿童哲学所倡导的儿童观的生物学前提之一。3、马修斯加雷斯皮马修斯是美国当代哲学家、麻省理工哲学教授,现已出版至少三部儿童

2、的哲学方面的专著,《哲学与儿童》、《与儿童的对话》、《儿童时代的哲学》。前两部书收录了大量丰富于哲学意趣的儿童言论。马修斯还对这些言论中所可能寓含着的儿童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儿童有自己的哲学,他的哲学可能是严肃甚至沉重的思考也可能是轻松愉快的概念游戏,儿童的哲学是他们对理解世界的最好的理性重构。马修斯为揭示儿童哲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4、童年回归童年是我们的生命富有创造力的源泉。成人应当在自己那里重建儿童的心智,因为在这种童年心智中,我们可以回归到童年状态,使我们心中的“儿童”成为我们自己的主体。在童年的回归里,成人可以寻回爱、天真、单纯、神圣。童年深藏在我

3、们心中,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和安乐所,是心灵的镇痛剂。成人在童年的回归里可以感受到安宁与抚慰。5、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论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2岁阶段);前运算阶段(2—6岁);具体运算阶段(6或7—11或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或12—14或15岁)。6、科尔柏格的个体道德发展阶段论美国科学家科尔伯格把个体道德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第一、前习俗水平,包括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的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阶段;第二、习俗水平:包括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定向的阶段、以法律秩序为定向的阶段;第三、后习俗水平,包括维护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坚持普遍的道

4、德定向阶段。7、利他行为当一个体对其他个体有利而对发出此行为的个体显然不利时,这一行为被称为利他行为。8、个体精神成长的有限性个人精神成长的有限性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个体精神成长受时空的限制、基因编码程序的开放是有限度的、个体精神成长受神经机能的限制。9、儿童认识的主客体一体化这是儿童认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他处于“自我中心主义”的状态,他完全没有意识,作为一个自在的主体而存在。10、霍尔的复演论霍尔的复演论指的是其对儿童发展过程是种系发展过程复演的理论阐述。这一理论具体分析了儿童发展复演种系发展的进程,同时运用游戏概念解释其复演理论。这一

5、理论带有机械而激进色彩,但对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具有启发性。二、简答题1、简述儿童是成年人的根基。对于成人而言,童年似乎已离他远去,但实质上,童年作为人一生的根基不可改变。第一,在一切往事中,童年是最重要的篇章;第二,童年是一种植物性的力量,它会在我们身上持续一生;第三,童年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年代会深藏在我们心中,直到永远。2、简述儿童是成人之父的内涵儿童是成人之父的提出者是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率先提出,后来很多学者与教育家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其基本含义有二:第一,儿童的发展是血肉相连的历代祖先发展的一个缩影。第二,是儿童创造了成人。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在父权本位的社会背景之下标志着成为儿童

6、关系的转换。3、简述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的艺术。(1)研究儿童的艺术是认识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2)研究儿童的艺术有助于我们了解艺术领域的基本问题(3)研究儿童的艺术有助于我们进行正确的艺术教育4、简述游戏与儿童的梦想的关系。(1)儿童在游戏中生活于梦想的世界(2)儿童游戏是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的统一,严肃性与非严肃性的统一5、简述儿童时期的科学探索对个体成长的意义。个体在儿童时期对自然进行科学探索,可以强化个体对周围自然界的探索精神,使儿童内在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燃烧得更为炽烈,这都为将来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伟大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时期接触科学对他们后来取得伟

7、大的科学成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知于他们,而应当促使其成为世界的探索者与发现者。6、简述如何理解梦想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第一,梦想是向世界的开放,造就了一个新我。而对真实的世界,当人们感受到世界的灰暗与消极时,梦想可以使我们从现实中解脱出来,它保护人类的心理机制不受外在非我的所有粗暴行为的侵犯。第二,梦想是对现实世界的同化。它是一个巨大的消化系统,将外部世界消化,变成适合自己成长的养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