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doc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doc

ID:55189266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2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doc_第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doc_第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doc_第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教材分析:本组课本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包括三篇讲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篇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体裁的多样,语言极富表现力,细细品读会让读者走进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之中,从而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古诗词三首》课文中有两首古诗和一首词组成,分别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刘禹锡的《望洞庭》,还有白居易的词《忆江南》,三首诗词在内容上都是写南方自然风光的。学习这三首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桂林山水》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独特的秀丽风光,要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反复朗读积累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语言朴素,真实可感,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会深深吸引每一位读者,通过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记叙地游览顺序的同时,还要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七月的天山》作者抓住了天山夏天奇异风光的特色,展现出天山的独特丰韵。学生感受美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

3、者赞美自然的情感,积累优美语句。《语文园地一》安排了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可以拓宽视野,促进合作,加强交流。学生分析学生对祖国的风景名胜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此方面接受的信息比较多,课外书会接触一些、听别人介绍也会了解一些,还有电视电影中也能看见一些,还有不少学生去旅游,亲眼见过一些。本组课文都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风景美不胜收,而且语言丰富多彩,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本单元教学中还要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设想

4、1、 创设情境,反复诵读课文,品味与感受语言的魅力,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2、 搜集有关信息,更多的了解这些地方。3、 仔细咀嚼文章精彩语段,丰富积累。4、 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教学目标:1、 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32个词,认识、记忆16个。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3、 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4、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1、 教师制作展现风景名胜的多媒体课件。2、 师生搜集有关祖国

5、风景名胜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流程一、课前交流教学本组课文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祖国风景名胜的了解,并让学生进行介绍。然后教师展现自已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带学生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给学生以美感,并与学生谈话交流,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引起学生对本组课文的学习兴趣。二、教学建议(一)《古诗词三首》这是古人笔下的江南山水美景,是古诗词,可依照先后顺序分别进行教学。1、教师可运用插图创设情境,引学生走入诗词描绘的意境中。2、自主读文,理解诗意。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已读文,小组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再尝

6、试说说句子的意思。注意必要时,教师或引导学生介绍相关背景和其他资料。还要引导学生想想诗中描写的画面,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3、反复吟诵,体验诗情。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可进行汇报展示,比赛读,配乐读等。4、拓展积累。展示作者笔下的江南山水,再引导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丰富认知,增加积累。(二)《桂林山水》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向往的游览胜地,本文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桂林山水的奇丽之美。教学本课之前可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 1、在教学开始进行展示交流学生搜集的资料,激发

7、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的欲望。 2、初读,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对课文进行整体的了解,让学生谈谈感受,奠定感悟基调。3、研读,体会文章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想像画面,谈谈各自的感受。再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弄清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开头写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等问题,来感受文章表达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最后谈谈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理解。 4、品读,积累语言。选择自已最喜欢的部分进行品读,再引导学生列出

8、作者的写作提纲,进行练习背诵,积累优美语句。 5、“阅读链接”与创意比拼。先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再引导学生自已想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赞美桂林山水。给学生一些提示:做导游、写广告等。 (三)《记金华的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