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教学大纲-化学本科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化学本科

ID:5519028

大小:136.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2-16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化学本科_第1页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化学本科_第2页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化学本科_第3页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化学本科_第4页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化学本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化学本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90142110,190242111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对象:化学专业本科学生,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68学时4学分编写单位:化学系编写人:张铁莉审定人:刘欣编写时间:2006年10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化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本课程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本课程是学生学习了分析化学后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若干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分析原理和分析方法,增强其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有初步了解。2、教学目的要求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以成分分析为基本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电位分析法、极谱分析法、电解及库仑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子发光分析法等)的基本原理,对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析操作条件等有较深入的理解,而对以结构分析为主的方法只做一般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有初步了解,为其以后的工作、科研及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3、在于各种常见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组成、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教学难点是各种仪器分析方法所涉及的原理及分析操作条件的选择。4、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文科专业也可以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替换该项)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5、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25课堂教学中,注意重点与难点的透彻讲解,并结合课上一定数量的习题练习及对所教授内容的归纳总结,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任课教师讲授时应注意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重提高学生的自

4、学能力。(2)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中学教学实际和与本专业有关的前沿研究成果。(3)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及信息量大的优点,尤其是讲解仪器的构造、原理时,多媒体辅助教学会特别有益于学生的理解。6、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以书面笔答闭卷形式进行考试。(1)记分方式:百分制。(2)考试时间:120分钟。(3)题目类型:试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填空、选择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计算题。(4)成绩合成:平时作业占20%,期末成绩占80%。7、参考教材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编,分

5、析化学(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8、教学参考书[1]朱明华编,仪器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李克安主编,分析化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武汉大学化学系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4]赵藻藩,周性尧,张悟铭等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5]施荫玉,冯亚非著,仪器分析解题指南与习题,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6]武汉大学编委会著,仪器分析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1999年。9、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根据本课程实际情况填写)本课程主要包括如下教学环节: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其中,

6、课堂讲授62学时,习题课6学时,教学总时数为68学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自学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习题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做课后作业,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新知识和新理念的引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每次课后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及课后思考题,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上所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

7、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课堂讲授:以教师讲解为主,采用启发式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手段。25习题课:教师适当启发,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给予总结,使学生更加系统、熟练地掌握所学的重点内容。作业: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精选习题,做到难易适中、题量适度、认真批改、及时解惑;学生应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表1课程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讨论(习题)课学时数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电化学分析导论2第三章电位分析法5第四章极谱分析法5第五章电解及库仑分析法4电化学分析法部分习题课2第六章色谱分析法142第七章光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