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写话:依托教材轻松起航

说话写话:依托教材轻松起航

ID:5519156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6

说话写话:依托教材轻松起航_第1页
说话写话:依托教材轻松起航_第2页
说话写话:依托教材轻松起航_第3页
说话写话:依托教材轻松起航_第4页
说话写话:依托教材轻松起航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话写话:依托教材轻松起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话写话:依托教材轻松起航鲁迅先生曾说:“读是写的基础。”如何让学生走好读写的第一步呢?仔细研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教材对说话写话安排有长线、短线之分。长线安排主要强调阅读的积累和在积累基础上的表达;短线安排则是在阅读教材中,有的是结合某一篇具体课文的某一片断进行的,它是根据课文随机安排的说话写话训练,意在培养学生说写技能、习惯和兴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练笔。在低年年级,如何融合语文课的阅读、识字、口语交际等内容有机进行科学、系统有效的说写训练?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依托教材,在常态课堂

2、中切入说写训练。一、词语引领,指导说话写话1.连词成段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大部分是由一串串琅琅上口的词串组成的。每个词串都是一幅美丽的景物。如果把这些词串连起来,就是一幅整体连贯的图画。不仅便于学生诵读,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词串进行习作训练。二年级上册《识字1》:“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意思之后,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一幅幅画面;接着让学生用上述一两个词写一句话,有学生写道:“①金秋,荷塘里长出了好多白白胖胖的菱藕。②

3、岸边的芦苇开出了像羽毛一样雪白、柔软的芦苇花……”。教师还可设计这样的填空写话练习:金秋,我们来到江南游玩。我们看到,真是烟波浩渺;接着,我们来到荷塘边,看到了;夕阳西下,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夜幕降临,我们又看到了,水乡真美啊!再如,二年级下册《识字2》:“碧水、秀峰、倒影;对歌、榕树、壮乡;象鼻、骆驼、笔架;竹筏、鸬鹚、画廊”(ppt出示),这12个词语描绘了迷人的“桂林山水”。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词串介绍了桂林的哪些美景,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写下来。有学生写道:桂林的山真好玩,一座

4、连一座,有的像象鼻,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笔架,我真想亲眼去看一看!这样的由识字到说话、由说话再到写的练习,学生十分感兴趣。教师不仅完成了识字教学的任务,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2.利用课后词语二年级教材每篇课文后都安排了重点词语,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教师也可以用这些词语进行说写的训练。二年级下册《雨后》课后第三题:“树梢、兴奋、发射、赤脚、短粗、使劲。”先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再用上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一会儿就说出:雨后,金色的阳光照在嫩绿的树梢上,小朋友们看见那么多的水兴奋

5、极了,把鞋子都脱了,赤脚使劲地踩水……说完之后,教师可鼓励他们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能正确使用这些词语,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利用成语教材第2册至第4册每单元都安排了4个成语,它们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积累。教学中,教师不要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读背成语上,还要指导他们尝试着运用。如学习“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色色俱全”时,可让学生看一看学校的花园、公路两边的花坛,想一想、说一说它们的美丽。学生们用得多了,说写时词汇也就自然而然地丰富了。二、利用文本,实现习作多元化模仿是人

6、类从事学习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方法。低年级学的生活经验贫乏,语言积累不够丰厚,习作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困难。文本是学生练习习作的园地。让他们“依葫芦画瓢”说写、变换句式进行说写、拓宽句子说写等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不失为习作起步的一种有效方法。1.模仿创新指导习作“模仿”是“创新”的起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练习,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写的兴趣,为他们习作能力的发展创造广阔的天地。一年级上册《家》中有一段话:“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

7、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在教学中,我以课文为凭借,通过图片辅助,把语文课的视野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夜空、星星;美丽的草原、奔跑的牛羊……再由填空开始:“夜空是()的家,()是牛羊的家”降低坡度,引领模仿,让学生觉得原来写诗是这么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一位学生写道:“森林是蘑菇的家。大地是小草的家。屋檐是燕子的家。大海是浪花的家……”模仿创新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他们的诗性思维。又如,对于《水乡歌》一文,很多教师都会引导学生仿写“

8、水乡还有什么多?”如鱼虾多、桥多、游人多、荷花多等,但这些对于地处苏北的学生来说实在太陌生。教师何不凭借文本,引领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由仿到创的过程呢?我们来看学生从心底里唱出的家乡歌:睢宁什么多?路灯多。千盏灯,万盏灯,好像天上小星星。睢宁什么多?盐豆多。咸咸淡淡颗颗香。这是多么质朴、纯真的表达!盐豆是睢宁的土产咸菜,几乎家家有,人人吃。当学生在经历阅读体悟、潜心会文的过程之后,只有激活他们的言语经验,诱发他们的言语动机,结合他们的生活开展的言语活动,就能激发他们本真表达的兴趣,促进他们进行创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