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之行有感.doc

赴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之行有感.doc

ID:55196390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2

赴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之行有感.doc_第1页
赴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之行有感.doc_第2页
赴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之行有感.doc_第3页
赴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之行有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赴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之行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捧着一颗心去满载收获而归——赴安徽铜都双语学校学习有感泾源县第三小学禹永强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更带着一份责任,2014年11月15日,在教育局马局长的带领下,我县27名骨干教师赴安徽铜都双语学校进行高效课堂培训学习,我以任课教师、教务主任双重身份参加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是我教师生涯中第一次远行培训,也是第一次坐飞机外出学习,心情十分激动,也很兴奋,当然我的学习也很认真。一周的学习虽很艰苦,也很紧张,但我收益匪浅,感慨颇多。下边我从铜都双语学校的课堂、校园文化、校本教研、我的思考四方面谈一下我的收获,不妥之

2、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一、实在、高效教学的课堂走进他们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他们教室内无讲台,无讲桌,前后两面是黑板,教室布置很单调。学生的课桌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面对面的“方阵式”摆放,同学小组之间的关系亲如弟姐妹,异性之间也看不到扭捏样儿......这种新课堂空间打破了陈旧僵化的课堂秩序,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走进学生更是眼前一亮,每个教室都有几十人看课,但没有一名学生因我们的介入而东张西望,那种安静我们自叹不如。自主学习大约有15分钟,教室特静,只看到小导师在潜能生面前来回走动。第二个环节是合作

3、学习,孩子们活动很充分,他们2人结对,5人帮扶,各个争先恐后,自信大方、彬彬有礼、时时引来看课老师热烈的掌声。最后一个环节展示,各班基本上都是10人一组,10人共同展示,哪位同学说不上,后面同学踊跃补充。学生思维极其敏捷,板书也很醒目,就连运用那种颜色的粉笔看来都有要求。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倾听,说的最都得一句话也就是”聚焦“。课堂上各个环节不是演示,不是虚假,不是乘机说话,而是讨论疑难问题,谈论如何展示等,课堂真正做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朴实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走近贵校的校园,就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无论是教室、食堂、

4、寝室、还是操场、走廊、楼梯都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书法作品,优秀习作、评比栏、教师签到处的寄语、教师反思栏、优秀学生照片、小组公约、班级考核表、班级论坛等等,让学生时刻处在学习的环境中。最让我为之震撼的是仔细品尝贵校的文化会发现他们的校园全是自己的文化,在他们的校园名人画像比较少、名言警句比较少......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也都不相同,有乒乓球比赛、集体舞比赛等,但都有学生组织。这样的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三、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利用休息时间和数学教研组长闲聊就得知他们每天下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反思及集体备课,

5、正好星期二下午我们也有幸参观了他们的备课室。跟随何校长来到备课室,只见备课室坐满了安静备课的老师,他们神情专注,非常投入。听五(2)班数学老师介绍,他们每天下午语、数、外三科老师都要到备课室完成当天的日思录,讨论当天授课的长处及不足,另外共同研讨第二天上课的学道,时间大约为2——3小时,活动课则早晨备课。听着同仁的介绍,回想着我们平日教研的次数和形式,再细想他们这样天天如此反思和研讨,难怪他们他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在铜陵市遥遥领先。四、我的思考通过本次培训,我有几点思考需要与各位探讨:1、看了他们十几节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

6、课堂都要60分钟左右,就连下午的音乐、美术活动课也都是一个小时,但我们的课堂只有40分钟,在作息时间上我们是否也可以尝试着学学他们,不然展示这个环节我们绝对做不好,因为高效课堂的精彩之处就在展示环节。2、他们的学道变三本(三本分别为作业本、练习本、课外资料)为一本,做到了提质减负,我们也是否可以尝试着使用。3、高效课堂课前预习非常关键,而我们的学生多半是农村学生,家长不重视、学生习惯差......如何有效的使学生预习还是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铜陵的深秋很“冷”,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暖”。这次学习它给我们的启发却是很大的、

7、是长远的,它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让我认识到了差距,我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最后,再次感谢各级领导给我们提供的这次难得学习的机会,同时我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多参加这样的学习活动,力争使自己的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