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

ID:5520761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6

《我与地坛》说课稿_第1页
《我与地坛》说课稿_第2页
《我与地坛》说课稿_第3页
《我与地坛》说课稿_第4页
《我与地坛》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与地坛》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与地坛》说课稿《我与地坛》说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下面、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一、总体构想:(大纲、教材)本篇是高中语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三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所属单元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的语言,赏析散的表现手法。同时本篇是高中语教材第一篇散自读,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新大纲”规定语学科的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

2、分。”也就是说,语教学不仅要表现出其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还要表现出人性、思想性的特点。所以,我从这两个方面制定了本的教学目标:(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写景语言。(二)熟读,解读作者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增强学生面对苦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养成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非常清晰。全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情,我的思绪,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

3、第二部分是写对母亲的理解,注重的则是“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的精髓,也是理解上的难点。因此,本篇的难点在于: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及对母爱的感悟。而教学重点则应该放在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二、说教法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

4、识,本堂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另外,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还采用了通过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情景教学法和诵读法,以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三、说学生,说学法这些学生,刚升入高中人生阅历还很浅,又刚刚接触到高中的散,本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样学生偏浅的理解能力和相对深刻的内涵构就成了一对矛盾,

5、怎样在4分钟里让学生读懂并有所收获,完成对这篇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正确有效地学习方法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一)预习思考法;(二)诵读感知法;(三)分析探究法;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导入新、整体感知、具体探讨、拓展延伸、巩固探究”等五个教学环节。其中,导入新估计需要3分钟;整体感知需要10分钟;具体探讨20分钟;拓展延伸10分钟;巩固探究需要2分钟。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具体实施过程。四、说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情导入。(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导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

6、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激起全班同学学习的兴趣,我设计如下导语导入新)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毕业,革时为响应“上下乡”的号召,18岁主动去延安老区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可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曾有的豪情壮志,所有的年少轻狂,都似乎成了海市蜃楼,他痛苦迷惘过好一阵子,后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办的一家小厂,在那里每天画彩;再后,他转向了写作,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时,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起为他欢呼时,他倔强的昂起了头,但

7、泪水却委屈地流了出。这个人就是史铁生,让我们看看他在《我与地坛》怎样走过那最青春而又最痛苦的岁月。(二)抓住关键,总体把握(约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在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的核心内容。[设计意图]《高中语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具体探讨(约20分钟)这一环节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感悟生命;第二板块:母爱无言。这

8、两个板块我主要是通过问题教学法、分析探究法完成的。下面请大家跟我走进第一板块。第一板块感悟生命我是通过四个问题达到我的家学目标。1、“地坛”部分重在写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与“我”的处境有什么相通之处?2、古园的景物除了荒芜、冷落外,还有什么特点?请看中的这一段字:3、面对这些景物,结合作者的情况说说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思考?4、在“地坛”的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