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_常识_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空法师讲述

励志_常识_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空法师讲述

ID:5525106

大小:96.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7-12-17

励志_常识_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空法师讲述_第1页
励志_常识_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空法师讲述_第2页
励志_常识_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空法师讲述_第3页
励志_常识_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空法师讲述_第4页
励志_常识_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空法师讲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励志_常识_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空法师讲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净空法师讲述我们今天选的这个本子,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李炳南老居士在民国三十九年在台中讲过一遍。李老居士希望我们多多地翻印流通,我们已经流通了三十万册,在全世界赠送。因为时间不多,如其介绍全经大义,不如给诸位细说全经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这是净土宗的第一手资料。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净空法师讲述(此讲录出自净空法师专集文字讲堂)各位法师、各位同修:我于十多年前,在此地(高雄)讲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最初在龙泉寺,龙道老法师的道场,以后曾在佛教堂、弥陀院,都讲过一段时间。最近十几年来,因为国外的道场多了

2、,所以很少有时间到南部来。今天有这样殊胜的机缘,遇到很多老同修,心里感到非常愉快。这次,主办单位要我跟大家介绍这一部《无量寿经》,这个缘分尤其殊胜。我们晓得,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那么,我们要问一问,世尊在四十九年间,最希望讲的是那一部经,是那一个法门,我想这是我们学佛的同修不能不知道的。我学佛三十九年了。我学佛时就喜欢问这个问题,而且一定要找到答案。如果答案没找到,修学就免不了有迷惑,迷惑是学佛的重大障碍。在中国佛教里面,《华严经》是根本法门,这是任何宗派都肯定的。古德曾经说过,如果作个比较,一切经中《华严》第一,《华严经》与《无量寿经》比一比呢?《无量寿经》第一。

3、古德甚至还说,《华严》、《法华》只是《无量寿经》的导引而已。古德这样说法有没有过分?有没有门户之见,这是要认真思考的!对这个问题,只有深入经藏,不深入经藏,就无法肯定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一般受过高等教育的年青人,对于净宗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从民国六十年开始,在台北讲《华严经》,十七年没有中断过,结果使我开悟了。悟的什么呢?就是净宗大德讲的话没有错,一点也没有错,确确实实,这部经,这个法门,是世尊主要要说的一部经。我在讲《华严经》时,讲到一半,我有了一个疑问: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学的是什么法?善财童子学的是什么法?这么一追究,再仔细地在经里一看哪,原来他们都是念佛求生净土的。

4、这使我得到了印证:一切经最后归到《华严经》,《华严经》最后归到净土。尤其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才知道这部经典、这个法门是整个大藏经的归宿。《华严经》明白地告诉我们,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这些菩萨没有一个不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我在《华严经》里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我就死心塌地地念阿弥陀佛,专讲净宗经典,不讲《华严经》了。为什么呢?因为《无量寿经》就是《华严经》,是《华严经》的精华。不仅释迦如来如此,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无一不是依这部经普度一切众生的!这部经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上可以度文殊、普贤等觉菩萨,下可以度地狱众生。造作五逆、十恶极重之罪,立刻就要堕地狱了,佛

5、能否叫这种人立刻成佛?如果不能,那么佛就不是圆满的智慧,佛的能力就有限。直到我们读了这部经,才恍然大悟,佛的智慧能力的确究竟圆满。极恶的众生立刻就要堕地狱了,佛有能力叫他立刻成佛。所谓‘放下屠刀,立刻成佛’,佛真能做到。凭什么呢?就凭这部经典,就凭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我学佛三十九年的心得,得来实在不容易!我们今天选的这个本子,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李炳南老居士在民国三十九年在台中讲过一遍。李老居士希望我们多多地翻印流通,我们已经流通了三十万册,在全世界赠送。因为时间不多,如其介绍全经大义,不如给诸位细说全经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这是净土宗的第一手资料。四十八愿是

6、阿弥陀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的。《无量寿经》传到中国最早。佛教传到中国的初期──后汉,就传到中国。相传安世高大师有翻译,可惜译本失传了。从汉到宋共有十二次翻译,可惜的是其中七种失传了,现在流传在世间的还有五种。古人对这五种不同的译本详加考证,都认为《无量寿经》的原梵文本不只一种。换句话说,世尊当年在世讲《无量寿经》不只一次,也就是说,世尊曾多次宣讲。这个发现,非常非常重要。我们晓得,世尊当年在世讲任何经典是只讲一次,没有重覆过的。而《无量寿经》是多次重覆,可想而知这部经是多么重要了。古时候要想看到这部经的五种本子是非常不容易的,独看一种本子,又不能全面了解其余本子里面佛的很多

7、精粹的开示。所以会集就确实有必要了。可是古德的会集本,虽然后人也很佩服,但总有些地方令人不满意,所以流通也就不广了。民国初年,夏莲居老居士对此事深有感触。民国二十一年,他发愿重新会集。用了三年时间初稿才形成,到民国二十五年初版印出来了,又经过几次修改,才成为定本。下面,我要把这个本子中最重要的一章──第六章,《发大誓愿第六》,介绍给诸位同修。首先,要说明这四十八愿是怎么来的。这一点要搞清楚。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是位国王,本经有他的一段简历。他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