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教学课件

《孔孟》教学课件

ID:5525645

大小:296.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1-16

《孔孟》教学课件_第1页
《孔孟》教学课件_第2页
《孔孟》教学课件_第3页
《孔孟》教学课件_第4页
《孔孟》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孟》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一篇课文我们了解了庄子,其实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不是道家而是儒家,孔子、孟子、颜渊、子路我们如雷贯耳。同时,我们还通常把孔孟并举。提到大成至圣,我们就会想到亚圣,这两个人总是如影随形,有时孟子的光辉甚至还会把孔子遮掩着。其实,孟子与孔子生活于不同的时代,大家都知道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时期,孟子生活的是战国时代。据《史记》,孟子是孔子的门人于思的学生,这两人真的能够如出一辙吗?让我们一同来阅读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的《孔孟》。孔孟黄仁宇先生黄先生以“大历史观”的视野来观看历史;有着充满魅力的笔

2、调、独特的措辞和丰富的想象力;军人出身,36岁才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就读,在历史系从大三读起;曾在哈佛大学历史系任教多年,是史学家,也是自由作家;1991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出版,被评选为金石堂风云人物;曾以笔名李尉昂发表小说《长沙白茉莉》、《汴京残梦》。检查预习情况:1.字音草菅民命()商鞅相秦()经筵()无可估量()叛逆篡位()谲诈()戳刺()饿殍()2.解词(1)形影相随:(2)斩钉截铁:(3)礼尚往来:(4)一针见血:(5)克己复礼:jiānxiàngyánliàngcuànjuéchuō

3、piǎo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克,约束。复,践行。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符合礼。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把孔孟二人加以精细比较,找出二人的差异,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时代根源。梳理思路文章思路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论述二人思想言行的差异,后部分分析原因。这两部分的衔接处在那儿?有何作用?第五小节,承上启下,指明以上几段意在说出两人思想言行的不同,以下部分的要旨是分析

4、这种不同的原因。这段中概括二人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在于时代的不同,即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中国局势从根本上制约着两位圣人的思想。——--这种大历史观还是黄仁宇研究古代人物、事件的典型方法。整体感知一、(1)提出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二、(2-4)指出孔孟之间的相异之处。三、(5-11)指出孔孟之间相异的原因。四、(其余)对孔孟的思考速读第一段概述作者陈述孔孟相似的四点理由:1.在儒家传统中,有孔子至圣、孟子亚圣之称。2.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宗旨是相配合的。3.引述“史记”的话:“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5、。”4.当今哲学家更把孔子比成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品味探究1.“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分别有什么相似性?作者以此来说明什么道理?苏格拉底柏拉图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大弟子,也是苏格拉底思想的传承者。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对东西方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位先知都通过言论而不是亲手写下的著作建立了一种学说,都强调以德治国,并率领门徒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作者以此来说明孟子与孔子的传承关系及在中国

6、思想史上的地位。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孔子孟子坦荡悠闲,轻松愉快,则凡事紧张。认为性恶来自于先天,则持性善论。对“礼”非常重视,则不大拘泥于礼。对“礼”的态度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末期封建制度没完全败坏诸侯征伐仍以道德名义战争是贵族竞技式,有“礼”的公认原则孟子战国前中期七雄已准备长期厮杀军事动员,全民皆兵战争方式,杀人盈野,草菅人命毁灭式彻底清除敌方由刚才的认识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孔孟思想虽然一脉相传,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他们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研习1.“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

7、四方”是什么意思?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感情和思想?(《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大意是:邹穆公问孟子:“这次和鲁国的冲突,我的官吏牺牲了33个,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效死的。杀他们罢,人太多;不杀罢,又太可恨,怎么办好呢?”孟子答道:“当灾荒年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荒野之中,年轻力壮的便四处逃荒,而您的库房里却装满了财宝,官吏们也不把这种严重情况报告给您,他们不关心人民疾苦,现在老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这段话,一方面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认为为政需以身作则,要爱护人民,民贵君轻;另一方面,

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统治者毫不客气地指责,毫无隐讳地表达自己的不满,锋芒毕露,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2、孔子说,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论语·为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15岁有志于学业,30岁说话做事都能够合于礼,40岁(明白了世上的各种事理)能够不迷惑了,50岁懂得了天命,60岁一听到别人说的话,便能了解其主旨,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