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教学设计.doc

《杨柳青》教学设计.doc

ID:55261215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8

《杨柳青》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杨柳青》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杨柳青》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杨柳青》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杨柳青》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柳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4、通过学习歌曲《杨柳青》,感受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通过创编歌词,由感受歌曲的立意转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1、初听歌曲2、介绍江苏地域方言特点: “吴侬软语”,“江淮方言”,“苏北话”3、再听歌曲5、揭题《杨柳青》,介绍曲牌形式师:既然有杨

2、柳叶子,那这个应该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到了,杨柳发芽都变的绿绿的了。歌曲既跟杨柳有关,又和春天有关,所以这个歌曲的题目就叫做《杨柳青》。这个既是这首歌曲的名字,同时又是具有江苏特色的一种曲牌形式,类似我们听到歌曲的这样的曲牌形式的歌曲有很多,他们都可以统称为“杨柳青”,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只是其中一首。二、教学歌曲1、听全曲思考;歌词有什么特点(实词与衬词)师:有没发现歌曲中有很多没有实际意思的歌词,这样的歌词,我们把它称为“衬词”。同时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把歌曲分为几部分?(2部分)2、思考: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衬词?师:音乐这样能使歌曲更加活泼轻快

3、,更加能体现江苏民歌的特点,方言演唱的衬词让我们一听就知道这个是江苏民歌。(一)第一部分1、听第一乐句思考:歌曲中方言的唱腔咬字与我们平时的普通话歌曲有什么不一样?生在听中找——试练——总结(试练方言时就适当加入歌曲旋律)2、学唱第一乐句3、听第二乐句,找方言咬字4、学唱第二乐句(二)第二部分师:要想歌曲变的更加有江苏味,除了方言和我们动听的歌唱之外,还有最能体现扬州味的什么?(衬词)1、听衬词部分,思考:歌曲的衬词部分又有什么特点,每句结尾的衬词都不一样2、听师范唱歌谱,思考:歌谱中又有什么特点3、师生接龙演唱歌谱4、完整演唱歌谱,在“111”处加跺

4、脚5、“杨柳叶子”在衬词里出现了几次,每次都一样吗?为什么这样处理?师:虽然这段是衬词,但是我们在歌词里还是会发现一些实际意思的名词,(杨柳叶子)大家自己找找,“杨柳叶子”在衬词里出现了几次,每次都一样吗?为什么这样处理?(第二次比第一次音更加高,更加强调自己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6、教唱衬词(三)完整学唱歌曲1、完整听歌曲,轻轻跟唱2、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要求:扬州味3、情感处理,分析歌词:露水、柳叶。要求唱的时候声音位置及情感处理三、歌词创编师引:扬州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唱出了这么一首美妙动听的杨柳青,那你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地方方言也来歌颂一下自

5、己的家乡1、生试练,全体学唱2、出示歌片,学生集体用方言朗诵3、用方言有感情的演唱全曲四、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