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预防措施(ok).doc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ok).doc

ID:55277568

大小:2.22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5-08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ok).doc_第1页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ok).doc_第2页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ok).doc_第3页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ok).doc_第4页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ok).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ok).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川区江亭花园小区拆迁安置还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批准:审核:初审:编制: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合川区江亭花园小区拆迁安置还房项目部2011年7月27日目录目录A一、编制说明1二、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三、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四、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五、装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7六、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9七、外墙保温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10八、外墙饰面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11九、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11十、门窗渗漏防治技术措施12十一、屋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13十二、

2、建筑物临空防护拉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4十三、建筑电气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5十四、采暖卫生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7十五、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7一、编制说明为了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克服建设工程的质量通病,规范建设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以下所列工程质量通病是本项目建设工程质量通病进行专项防治的重点,未列入本防治要点的其它质量通病也应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治理。本方案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编制:1.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装饰工程

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5.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6.外墙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7.外墙饰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9.门窗渗漏防治措施10.屋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11.建筑物临空防护栏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2.建筑电气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3.采暖卫生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4.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  a+W'D"T(D4m:k6y蜂窝1)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2)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

4、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接浆并仔细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2.露筋1)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2)预防措施:钢筋垫块的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部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3.麻面1)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2

5、)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1.孔洞1)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一次下料超厚。2)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2.夹渣1)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2)预防措施: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3.墙柱底部缺陷(烂脚)1)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

6、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2)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4.梁柱节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1)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2)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5.楼板表面平整度差1)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梯级和斜坡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

7、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2)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梯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的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3)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浇筑过程的应进行插签检查厚度。4)混凝土楼板成型后厚度的检测按分户检验要求执行;板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由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复算,并出具设计处理意见。5)现浇梁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

8、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序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直接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6.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1)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2)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筑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