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文段内容要点

归纳文段内容要点

ID:5528512

大小:24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14

归纳文段内容要点_第1页
归纳文段内容要点_第2页
归纳文段内容要点_第3页
归纳文段内容要点_第4页
归纳文段内容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纳文段内容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归纳文段内容要点枝江职中邓华一、考点解说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C级能力点。归纳内容要点,就是要求对整篇文章或文章某部分具体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归纳概括成内容提要。所谓“要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讲话或文章等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内容要点,就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文章的内容要点,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文章局部(某段)的。考题中归纳的内容要点往往是定向的,可能要求你归纳为几种情况,几种趋势,几个原因,几个特点,几点好处、作用、弊端和认识等等。1.请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文意。(200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二、讲讲议议

2、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表明,竞技运动精神价值的加强有赖于人类的文化艺术。多年来,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而精神文化却相对贫乏,由此使竞技运动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出现了嫉妒、虚荣和不信任的风气,使竞技运动沦为低层次的娱乐消遣。要减少竞技运动中这些不协调的现象,回到促进身心均衡发展的轨道,就必须提高它的文化艺术价值,使之成为高尚的社会文化活动。而这种活动,正是使人们得到美好的艺术熏陶、心灵得到净化、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的重要保证。答案:竞技运动精神价值的加强有赖于人类的文化艺术。方法一:直接摘取法(或寻找中心句法)位置:段首、段尾居多2、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

3、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2003年高考全国卷《乡土情结》)①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②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③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④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⑤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⑥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⑦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⑧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

4、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答案: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方法二:析句提取法分析句子,提取关键词3.简要概括出第二自然的内容。(不超过26个字)(3分)(92年高考语文试题)①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荷

5、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韩栩的《秋斋》:"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②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

6、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③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出,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④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深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朝代人数代表人物及艺术特点宋代涌现更多苏轼气

7、魄极大元代更为盛行倪云林具有独特风格明代蜂起王绂技艺高超;徐渭极为精绝定位析句分层梳理提取合并归纳抽象概括答案:宋元明三代出现了众多的竹画家,风格独特,技艺高超。方法三:综合提炼法(归纳概括法)答案一:古往今来,我国竹诗竹画家很多,他们特别喜爱竹子。错误:位置不清,答非所问。答案二:我国宋代元代竹画家众多,风格多样。错误:概括不全,遗漏要点。答案三:宋代竹画家涌现更多,苏轼气魄极大;元代竹画家更为盛行,倪云林具有独特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技艺高超,徐渭极为精绝。错误:机械摘录,缺少概括。答案四: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