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

ID:5531248

大小:3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17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语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  一、复习目标:  1、掌握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2、理清五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  3、掌握阅读叙事记叙的方法,学会阅读一般的叙事记叙。  二、时安排:1时  三、复习内容:  (一)重要字词:、  1、《新闻两则》:绥靖阻遏锐不可当  2、《芦花荡》: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  3、《蜡烛》: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  、《亲爱的爸爸妈妈》:肃穆荒谬健忘  (二)、作家作品:  作家国别评价代表作注释  

2、孙犁  雨果  西蒙诺夫  (三)、比较:  主要内容作品主题语言特点写作方法  《新闻两则》  《芦花荡》  《蜡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四)、阅读叙事记叙的一般方法:  1、事及主要事: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主题揭示:事意义的挖掘及作者写作的动机。  单元达标训练题  90分钟10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溃退(gu欤舀水(ǎ0)白洋淀(d靓g)  B绥靖(su恚脂粉(zhǐ)蹿一蹿(u鄋)  寒噤(īn)拂晓(f颤巍巍(h鄋)  D提防(t恚惊骇(h郓)迫击炮

3、(p颍?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  B臭名昭着荒谬憧憬珐琅  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  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  B占领控制封锁  占领控制封闭  D占有牵制封锁  4为下列一段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①没有仇恨②  没有愤怒③只有悲哀④只有记忆⑤只有警告⑥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4、,⑤,⑥:  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老妇人又捧起土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6下列有关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

5、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着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二、阅读(其中(一)12分,(二)13分,(三)21分)  (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

6、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

7、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⑧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