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利水渗湿药.ppt

中药药理学-利水渗湿药.ppt

ID:55338534

大小:1.66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5-14

中药药理学-利水渗湿药.ppt_第1页
中药药理学-利水渗湿药.ppt_第2页
中药药理学-利水渗湿药.ppt_第3页
中药药理学-利水渗湿药.ppt_第4页
中药药理学-利水渗湿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药理学-利水渗湿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概述利水渗湿药水湿证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湿疮、泄泻、带下、湿温、湿痹一、与利水渗湿药有关的概念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茯苓、泽泻车前子、木通金钱草、茵陈水湿证水湿有形之水:水肿痰饮:慢支炎、胸腹水湿热:淋浊、黄疸与水湿证相关的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消化系统功能低下、变态反应性疾患、肾脏病变、代谢异常、慢性支气管炎时的痰液积留,以及胸水、腹水等体腔内的异常液体和各种原因所致的水肿等疾病二、共同的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利尿强度、利尿机制不同影响利尿作用的因素很多猪苓、茯苓利尿作用最强4.其他影响免疫功能和抗肿瘤

2、:茯苓多糖和猪苓多糖影响糖和脂肪代谢:泽泻、茵陈—降血脂泽泻—降血糖三、常用实验方法1.利尿实验法1)大小鼠代谢笼法2)输尿管集尿法3)家兔导尿管集尿法2.对泌尿道结石防治作用的方法1)乙二醇性泌尿系统结石模型草酸钙结晶结石2)异物性泌尿道结石模型对输尿管动作电位的影响第二节常用中药茯苓1.概述功效与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宁、惊悸失眠主要成分β-茯苓聚糖、茯苓酸、茯苓素、茯苓醇2.主要药理作用(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1)利尿有效成分:茯苓素特点:受动物种属、给药途径等因素影响。对健康人

3、利尿作用不明显,但对肾性和心性水肿病人利尿作用显著。机制:与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活性,提高尿中Na+/K+比值。2)免疫调节作用有效成分:茯苓多糖特点: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的重量。机制: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抗肝硬化有效成分:茯苓醇特点:促进实验性肝硬化动物肝脏胶原蛋白降解,促进肝内纤维组织重吸收作用。(2)其他药理作用1)对胃肠功能的影响2)抗肿瘤3)抗中毒性耳损害猪苓1.概述功效与主治利水渗湿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主要成分猪苓多糖、猪苓酸A、猪苓酸C、角甾醇2.主要药理作用

4、(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1)利尿特点:健康人服猪苓煎剂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机制:抑制了肾小管对水及电解质,特别是钠、钾、氯的重吸收有关。2)增强免疫功能有效成分:猪苓多糖机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其他药理作用1)保肝2)抗肿瘤3)抗菌、抗辐射、抗诱变泽泻1.概述功效与主治利小便,清湿热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主要成分泽泻萜醇A、泽泻萜醇B2.主要药理作用(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1)利尿特点:冬季采集者作用强,春季采集者作用稍差;泽泻草根则无利尿作用;盐泽泻则无利尿作用。机制:直接作用于肾小管的

5、集合管;增加血浆心钠素的含量;抑制肾脏Na+-K+-ATP酶的活性。2)抗实验性肾结石机制:降低肾钙含量和减少肾小管内草酸钙结晶形成来实现的3)抗炎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2)其他药理作用1)降血脂、降压2)抗脂肪肝、抗动脉粥样硬化3)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茵陈1.概述功效与主治清湿热,退黄疸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主要成分香豆素类、色原酮类、黄酮类2.主要药理作用(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1)利胆特点:有效成分有10多种,其中茵陈色原酮作用最强。机制:使胆汁流量增加,胆汁排泄加速,扩张胆管,收缩胆囊。2)保肝机制:a.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活

6、性,加强肝脏解毒能力。b.诱导肝药酶作用。c.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促进肝细胞再生。3)抗病原微生物4)解热、镇痛、抗炎5)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2)其他药理作用1)抗肿瘤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