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乱数据点B样条曲面重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pdf

散乱数据点B样条曲面重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pdf

ID:55404449

大小:523.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5

散乱数据点B样条曲面重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1页
散乱数据点B样条曲面重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2页
散乱数据点B样条曲面重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3页
散乱数据点B样条曲面重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散乱数据点B样条曲面重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2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1.33No.22015年4月JournalofShenya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Apr.2015文章编号:1673—5862(2015)02—0253—04散乱数据点B样条曲面重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袁晶,杜娜,董文忠,吴丽娟(1.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沈阳110034;2.兴城广播电视台,辽宁兴城125100)摘要:曲面重构是逆向工程的核心环节,由于B样条曲面的局部性,使其成为了曲面重构的首选。详细阐述了B样条曲面构建的理论基础,包括其数学模型和性质。在散乱数据点模型网格划

2、分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反求控制点的B样条准均匀双三次曲面重构算法。设计了基于反求控制点曲面重构算法的实现过程,解决了型值点的选取,节点参数化的问题。由于均匀B样条曲面的特点,其曲面网格的四端点不与控制点网格端点重合,为使拟合曲面接近原始曲面,采用了准均匀B样条基进行曲面生成。在VS2008环境下,用C十+语言进行程序编写调试,最后给出了算法的运行结果。算法的实现说明了算法的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算法具有速率快、精度高等优点。关键词:B样条曲面;反求控制点;逆向工程;曲面重构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i.issrL1673—5862.2015.02.0280

3、引言曲面重构是逆向工程的核心技术环节。目前在逆向工程领域内,主要存在着2大类以不同曲面模型为基础的曲面重构方案_1]。一是以三角网格曲面为基础的近似曲面重构方案。二是以样条曲面为基础的自由曲面重构方案,典型的样条曲面包括Bezier曲面、B样条曲面和NURBS曲面。Bezier曲面理论较为成熟,但在曲面局部修改能力方面较薄弱。而B样条曲面继承了Bezier曲面的优点,并且曲面次数可以控制,局部修改能力较强[1-3]。在逆向工程实际应用中数据点密集,由于B样条曲面局部修改性较好,因此B样条曲面成为了曲面重构的首选。1B样条曲面B样条曲面由B样条曲线构成,即在2个方向上多次构建B样条曲线。确定

4、参数轴U和的节点矢量U=Eu。,U一,+]和V=Ev。,一,Vn+q],pXq阶B样条曲面定义如下:P(u,):::∑∑PN(),。()i=0一0式中:Pd(—O,1,⋯,m;j===0,1,⋯,)是控制点集,构成一张控制网格,成为B样条曲面的特征网格;N()和,()是B样条曲面的基函数,分别由结点矢量和按deBoor-Cox递推公式P(0,1)\P(,o)\P(n.0)递推得出。一。控制网格及B样条曲面如图1P(0,0)所示图1控制网格及B样条曲面收稿日期:2014—12—28。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2205)。作者简介:袁~(1990一),女,辽宁昌图人

5、,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吴丽娟(1964一),女,辽宁辽中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第2期袁晶,等:散乱数据点B样条曲面重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255加方程,即可由+1个方程求解出+1个控制点。添加自由端点条件作为附加方程。自由端点条件即为端点的二阶矢量为零。在首末端点给出的附加方程为f2+一3APol2+_3列出矩阵方程,由于其中系数矩阵中的元素均为B样条基函数,只与节点值有关,因此改写为下面钜阵方程更易求解。1一2●●●C2261lfb1一△1十2A2+2A3十△4一爱+A/+I(A/+2-[-A~-3)lcl一一(△l+△2+△3)其中la1—0Il(△斗1

6、)fr==一△斗1+△斗2+△汁3【e1一(A2+△3+△4)gole一(△斗1+△)q~-1ff一Ol口l一一(△+△计1+△)I61一△,广1+2△+2A~-1+△计2Ien-1一(△一l++△计1)q2===H1一%,口bC1e,an-1b一c一e一1为自由端点边界条件方程的系数。用追赶法解上述方程组,即可求出,z+1个控制点d(—O,1,2,⋯,)。在B样条曲面的反算过程中将曲面的反算转化为2个方向上多次曲线反算问题进行求解。待求的B样条曲面方程可写为:p(u,)一∑∑N姒(),(口)i一0j=O也可改写为p(u,)一∑(∑dN川()),()i=0j=O通过U,方向上的曲线反算,计

7、算出曲面的控制点。首先,在U方向进行曲线反算,得出U向控制点,再在向进行曲线反算,进而求出所有控制点d。2.2.6B样条曲面拟合根据B样条曲面的数学模型,利用反算得到的控制顶点,生成B样条曲面。由于均匀B样条不具有端点几何性质,即曲线的首末端点与控制点的首末顶点不重合,而k次准均匀B样条在首末节点处具有K+1次的重复度,使其具有端点几何性质,从而使曲线首末端点与控制点首末顶点端点重合,因此在本文采用的是准均匀B样条重建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