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芦苇.doc

大班语言活动芦苇.doc

ID:55407545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2

大班语言活动芦苇.doc_第1页
大班语言活动芦苇.doc_第2页
大班语言活动芦苇.doc_第3页
大班语言活动芦苇.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活动芦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题:我家附近的长江芦苇靖江市东兴镇惠丰幼儿园陈新雯一、设计意图:《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教育活动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大自然是探索与发现最好的课堂,芦苇是我们身边有效的教育资源,如果合理利用,让孩子们通过直接观察,认识活生生的自然事物,让他们亲眼看、亲耳听、亲身经历,那么可以让孩子积累起丰富的感性经验。我设计了大班语言活动《芦苇》,通过参观、谈话、江苏民歌的欣赏、激发幼儿用语言表述江边的芦苇的变化,让幼儿学习童谣并尝试进行创编,使孩子在活动中能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二、活动目标:1.理解童谣内容,感受童谣整齐的句

2、式和韵律美。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童谣,并尝试创编童谣。3.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生活情趣及成功的乐趣。三、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带小朋友到江边踏春,观察芦苇。2.物质材料: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的录音;有关春天江水潮起潮落,芦苇冒尖;夏天芦苇长高,随风摆动,潮水涨潮;秋天芦苇长出芦苇花;冬天芦苇花随风飘零等课件;创编活动中所需的操作纸。四、活动过程:1.我们前天和小朋友一起到江边去踏春的,在江边我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小朋友把观察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2.学习作品。①老师朗诵,幼儿初步感知童谣内容。问:“童谣里都说到了些什么?”②老师再次朗诵,并帮助幼儿感受童谣整齐

3、的句式和韵律美。问:“诗歌有几段?”“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每一段的前两句都是:芦苇高、芦苇长)“第一段讲的是芦苇的什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第二段讲的是什么?”“第三段讲的是什么?”“第四段、第五段又讲的是什么?”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江边芦苇四季的景象,让小朋友再次感受到四季芦苇的变化。小朋友,请你观察一下大屏幕上的图片,说一说图片分别表示的是哪个季节?为什么?教师总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芦苇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生长。①你最喜欢哪一段?请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这一段。(分段朗诵)②幼儿有感情地学习朗诵。(整体朗诵)③便欣赏课件边朗诵。4.播放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

4、》录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配上好听的音乐,一起朗诵好吗?5.幼儿操作小图片分组编童谣。①讲解操作要求:四种颜色的小图片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由一人管理小图片,其余每人各选一张,按次序编一个句童谣,由一人先说,其它人听好,等轮到自己编时要编得不同,可多编几个。②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幼儿创编,了解幼儿所编情况。6.幼儿分组交流创编的童谣。①师:你们组编了几句童谣,你编了几个?谁编得很好?②分别请每组幼儿说创编的童谣。③肯定幼儿的积极思维和想象,激发下次讲述的愿望。五、活动延伸:语言区:把创编童谣的图片放在语言角里让小朋友继续创编。美工区:把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尝试用芦叶包粽子;用芦花进行粘

5、贴画。音乐区:试着用芦叶折成小笛,吹出美妙的歌曲。六: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优点:(1)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大自然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也能开阔幼儿的思想和心灵,在使他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也陶冶其情操,培养其美感,丰富其想像,使幼儿萌生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儿童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大自然是神奇的,其中蕴藏着很多我们随手可得的教材,它十分简单、廉价,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利用幼儿身边自然资源芦苇设计了大班语言活动《芦苇》。(2)我根据童

6、谣的内容,设计了春夏秋冬四季芦苇图片,以动态图片的课件来欣赏,形象生动的再现了童谣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童谣的美。(3)通过音乐与童谣的有机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儿,如老师在引导小朋友有感情的朗诵时,我配上了背景音乐《拔根芦柴花》,让孩子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那种快乐温馨的意境中。(4)活动中我注重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如在创编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想象生活中春夏秋冬芦苇还有哪些变化?芦苇丛中还可以玩哪些有趣的游戏?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既适合大班孩子的现有水

7、平,又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5)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备了学习《芦苇》这首童谣所要求的类比、迁移能力。在活动中我运用了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我借助语言、图片、课件、肢体语言等帮助幼儿感受童谣的意境美。活动中我运用了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感受童谣美好的意境,发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