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中期地理试题(教师)3.doc

高二中期地理试题(教师)3.doc

ID:55421983

大小:45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12

高二中期地理试题(教师)3.doc_第1页
高二中期地理试题(教师)3.doc_第2页
高二中期地理试题(教师)3.doc_第3页
高二中期地理试题(教师)3.doc_第4页
高二中期地理试题(教师)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中期地理试题(教师)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第一学期中期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C)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2.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的是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B)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

2、,回答3-4题。3.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比较适宜发展畜牧业4.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

3、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D)A.冬季B.秋季C.春季D.夏季6.现阶段,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最不可能成立的是(C)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C.加大对水源地的生态保护,河流径流量开始增大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在河流上游地区开荒种地,发展粮食生产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

4、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7-8题:7.“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C)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9.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D)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10.在西部开发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A)①对国土整治实施进行监控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④可以直接对西南的

5、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右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4题:130°E1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D)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1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B)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13.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1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

6、沼泽地,主要原因是(D)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15.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B)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16.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回答7~9题。17.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C)①制定法规,不允许

7、沿岸取用黄河水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④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8.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D)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9.下列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