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说课设计.docx

白杨说课设计.docx

ID:55427512

大小:15.1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2

白杨说课设计.docx_第1页
白杨说课设计.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白杨说课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杨教材简析:  《白杨》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

2、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内在品质。  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再教学活动中,通

3、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课学习目标。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故本课教学活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注重实践过程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再小组讨论中与他人学会合作。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铺垫教学  1、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大家想不想听啊?好,看哪位同学听明白了歌中唱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播放歌曲阎维文的《小白杨》  2、“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知道白

4、杨的有关知识,你能介绍一下吗?  3、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白杨》这一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杨树的情景中。]  二、课题质疑,激趣读文  1、看到《白杨》这个课题,你想作者会介绍什么呢?  2、总结归纳学生可能会提出的几个问题:①白杨树的外在特点;②白杨树的品格……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

5、方式读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课标指出,再对学生思想培育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地培养。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探究体验  1、合作,交流。同学们刚才已读懂了一部分的内容了,但了解的是否全面呢?请在小组中交流。  2、小组组织汇报学习成果。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先通过读文自主探究,但学生独自的见解往往比较片面,于是便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合作中学生得知

6、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是高大挺秀,内在品质是不择环境,不惧灾害,适应力强,生命力强。]  四、品味语言,语感训练,体验情感  1、辅助填空:从兄妹俩的一番争辩,我们仿佛看到了()白杨。  2、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兄妹的对话。(省去提示语,请用你的朗读体现它的意思。)  3、创设情境: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而白杨却是这么直,这么高大……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它呢?多么()的白杨树啊!  4、组织交流:  △ 多么(有生命力)的白杨啊!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

7、干。  (1)指导朗读体会:读这句话的时候,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地方?能换上它读读吗?(在不同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同,朗读时的语气、语调也就不同。)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地方填上去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个别读→评读→品读→齐读)  (3)小结:城市需要它,它就默默无闻地舒展风姿,供人们欣赏;边疆需要它,这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儿生根了。  △ 多么(坚强不屈)的白杨啊!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  (1)指导朗读体会:

8、你能选用其中的一种天气情况来说吗?想象当时的情景,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分小组读、齐读。  △ 多么(挺拔)的白杨啊!它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1)引导体会“从来”的意思。  ① 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        ),白杨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        ),它也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        ),它还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② 组织交流。(引导从时间、地域、气候三方面体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