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

【教案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

ID:55429714

大小:7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13

【教案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1页
【教案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2页
【教案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3页
【教案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4页
【教案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1)、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初步学会二氧化碳的制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2)通过认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具学具准备】仪器:大烧杯(2个)、试管(6个)、导管、橡

2、皮塞、酒精灯、试管夹、集气瓶、试管架、铁丝、火柴。药品: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三瓶)、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蜡烛、稀硫酸、汽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指导学生用课题2所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组装配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初步学会二氧化碳的制取以供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之用。指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完成课本P117页表格。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来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可参照书P117页有关实验,也可自由发挥)。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指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

3、有没有化学变化?根据书P118页[实验6—6]来实施探究得到结论并填在书P118页的表格上,并作出分析:(1)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2)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4)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一事实,学会根据现象、结论作出科学分析。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分析,用多媒体展示结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学生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H2CO3=

4、H2O+CO2↑熟练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提问: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为什么会有一层薄膜?可能是怎么来的?学生讨论:1、与二氧化碳反应。2、与氧气反应。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并熟练写出:CO2+Ca(OH)2=CaCO3↓+H2O知道二氧化碳的鉴定方法。3、与水反应。并用实验探究得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结论。多媒体展示干冰及用途,并提问:同学们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和已有的化学知识,能否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应用?学生思考、讨论得出:1、二氧化碳可以制汽水。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3、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4、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等用途。让学生了解性质决定用途

5、的观点。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二氧化碳的功与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与研究)。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关注温室效应。学完本课题,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讨论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相关用途。反思与交流。【板书设计】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无气体无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H2CO3=H2O+CO2↑(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3)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

6、持燃烧,不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的用途(1)二氧化碳可以制汽水。(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3)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4)、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等用途【作业设计】:1、书P123页3,6,7,8题。2、课后完成书P119页调查与研究。【教学反思】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一种常见的气体,它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向空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影响生态平衡。从而教育学生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增强环保意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2、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的重要用途,知道生活中一氧化碳的

7、产生途径,致人中毒的机理及对环境的污染。过程与方法:1、熟练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2、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对比,学习对比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任何事物的两面性。2、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毒性的了解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对比学习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有关实验仪器(一氧化碳性质实验)。【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指导学生观察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要求学生学会和二氧化碳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