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doc

父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doc

ID:55432550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3

父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doc_第1页
父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doc_第2页
父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父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父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5岁的明明坐在餐桌前,慢吞吞地吃着早点。妈妈在着急:“明明,快点,我要迟到了。再不快,妈妈被开除怎么办?”  明明好象真的不关心妈妈似的,仍在慢慢地“品尝”那点粥。  “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明明妈妈在叹气。  晚上,明明的妈妈生气地把明明的事告诉爸爸。爸爸更加生气对明明说:“早知这样,不如不生你。”  我当然知道,您不会像明明的父母这样对待孩子。举这个例子只是想探讨一下明明父母犯的错误。   【立规矩的6条原则】  1.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明明妈妈只是告诉明明,

2、“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她并没有传达出来。  2.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  明明妈妈告诉明明,“我要被开除了。”可是,事实是,也许她每天都这么说,开除这件事并没有发生。如果这样,就等于说了谎。孩子更不把她的话当真。甚至,也许孩子还巴不得她呆在家里呢!我儿子小时候最盼的几乎就是我不上班,被开除在家带他。所以,明明的妈妈如果估计出一个合理的时间,比如30分钟,让明明吃饭,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3、。这些原则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这可能比说“我被开除”要好。  3.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4.自己能解决的事就别再告诉配偶。  明明早上吃饭慢这件事,明明的妈妈作为一个成半人,应该能够自己解决。她把这件事告诉明明的爸爸,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会想,我妈妈也就这么回事,能把我怎么样?她什么都得靠爸爸。  5.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  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他很可能早就忘了。妈

4、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惩罚一定要及时。  6.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  明明爸爸的话对明明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如果明明的爸爸说:“今晚你别吃肉”(假如明明爱吃肉),那效果会比这么说好得多。   【年龄不同,规矩不同】  1岁大的孩子  特点:好奇、好动,而且精力充沛。此时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探索周围的世界。  父母怎么办:  .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管理的重点要放在预防工作上。  .可以用安慰和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办法使他停止哭闹。  2岁大的孩子  特点:他们的生活被自己情绪的巨大波动和起伏所占据。他们所面对的

5、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了解自己的各种感觉和情绪。  父母怎么办:  .将与孩子抗争的激烈程度降到最低点。  .帮助孩子控制他的情绪。  .谨慎对待孩子的大发脾气。  3岁大的孩子  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自立形式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情绪。  父母怎么办:  .交给孩子一些“工作”去做。  .让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一下好的行为举止。  .惩罚孩子的时间要短。  4岁大的孩子  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断发展。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合作,使自己的需求与其他人的达到均衡。  从4岁起对孩子严格一点,按照孩子的发展规

6、律,他们在4岁以前还不了解规则和行为后果之间的联系。从4岁起,我们就可以加强纪律。  父母怎么办:  .制定规则。  .确定违规的后果。  .规则要公平合理。  5岁大的孩子  特点:他们能够领会父母具体的要求和规则了。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依据自己懵懂的道德意识去做事。  父母怎么办:  .拓宽孩子的视角。  .制定并尝试一种行为管理体系。  .设一些限制使孩子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全文   【6岁前必须立下的6条规矩】  规矩一: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孩子有怎样的行为才算粗野、粗俗呢?比如乐乐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抢东西,小朋友不给他他就开始打他,还骂他说

7、:“你要是不给我,我就让我哥哥把你变成残疾!”……乐乐这样的做法,就是粗野、粗俗的行为。这一类的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规矩二: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6岁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萌芽,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就想乐乐一样,总是说:“妈妈是我的,爸爸也是我的,玩具都是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