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

英语(心得)之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

ID:55437788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3

英语(心得)之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_第1页
英语(心得)之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_第2页
英语(心得)之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_第3页
英语(心得)之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_第4页
英语(心得)之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语(心得)之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英语论文之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南昌外国语学校 刘 燕  中国呼唤创造型人才,教育需要创造性,教育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育的本质在于创造,是一种为社会创造新人的活动,教育的创造性充分地表现在教育目的,对象,过程及结果之中。然而,如何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人格,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需要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创造教育的发展和升华。这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现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英语创新教育初探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

2、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通过自己的创新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想结合几年  来的英语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转变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转变教育观念不应当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应当有具体的内涵。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看,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切实的转变。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

3、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创新教育的保证  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在课内外采用  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如:你的

4、发音很准确;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你说得非常好;等等。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对个人创造力提出了十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与集体活动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及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

5、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如教BⅢL61被动语态,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有钥匙、小刀、铅笔头、钢笔等物品。师生对话时可一件接一件往外拿,边拿边问:What'sthis?What'sitmadeof?What'situsedfor?这种教法和学法,会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要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6、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BⅡL39时,让学生看图并讨论如何使用电梯,并联系课文进一步深问:Whydoesn'tJohnusetheliftforthelastthreefloors?教师有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用英语讨论。第三,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课堂上开展Groupwork,Teamwork,Pair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

7、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善于激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组类似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达到恍然大悟、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可使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如BⅢL78是一篇阐明世界人口的科普文章,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比较枯燥。教师在上课时带来一个挂钟,说:“今天大家

8、看时间,来算一道题。”学生们甚是惊奇:英语课怎么上成数学课了?这时教师让学生静静地注视着秒针走了一圈,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174×60×24=?待学生报出答案:250560,教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