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集训(十七).doc

限时集训(十七).doc

ID:55448280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3

限时集训(十七).doc_第1页
限时集训(十七).doc_第2页
限时集训(十七).doc_第3页
限时集训(十七).doc_第4页
限时集训(十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限时集训(十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限时集训(二十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杭州模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是(  )A.社会大变革      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D.统治阶级的提倡2.(2013·石家庄检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一主张出自(  )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3.(2012·西城区检测)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

2、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民贵君轻B.兼爱尚贤C.中央集权D.无为而治4.下图是一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一思想流派时整理的示意图,这一思想流派是(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5.哀公问政,子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道德修养的重要性B.民心的重要性C.人的才能的重要性D.教化的重要性6.(2012·杭州月考)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知之为知之B.有教无类C.学而不思则罔D.因材施教7.历史学家

3、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B.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加强中央集权D.兼相爱、交相利8.(2013·九江模拟)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战国时期出现思

4、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9.2012年贺岁片《饭局也疯狂》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上下几千年,成功之路,离不开老装(庄)孙子!”下列言论不属于上述三人的是(  )A.“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B.“治大国,若烹小鲜”C.“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D.“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天下地之间,而心意自得”10.(2012·哈尔滨质检)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5、。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11.(能力题)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2012·杭州联考)中国

6、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2·苏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

7、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1)材料一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8分)(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作者推崇墨家的哪一主张?又认为法家的主张中存在着怎样

8、的不足?(6分)(3)据材料三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6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