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刷新扫描基本工作原理--经典.ppt

PLC刷新扫描基本工作原理--经典.ppt

ID:55449101

大小:65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5-16

PLC刷新扫描基本工作原理--经典.ppt_第1页
PLC刷新扫描基本工作原理--经典.ppt_第2页
PLC刷新扫描基本工作原理--经典.ppt_第3页
PLC刷新扫描基本工作原理--经典.ppt_第4页
PLC刷新扫描基本工作原理--经典.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PLC刷新扫描基本工作原理--经典.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LC基本工作原理PLC基本工作原理动画演示教程自诊断通讯处理扫描输入执行程序刷新输出开机基本工作原理PLC经过五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称为一个扫描周期,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后,又重新执行上述过程,扫描周而复始地进行。自诊断通讯处理扫描输入执行程序刷新输出开机每次扫描用户程序之前,都先执行故障自诊断程序。自诊断内容为I/0部分、存储器、CPU等,发现异常停机显示出错。若自诊断正常,继续向下扫描。PLC检查是否有与编程器、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若有则进行相应处理,如接收由编程器送来的程序、命令和各种数据,并把要显示的状态、数据、

2、出错信息等发送给编程器进行显示。如果有与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也在这段时间完成数据的接受和发送任务。自诊断通讯处理扫描输入执行程序刷新输出开机PLC的中央处理器对各个输入端进行扫描,将所有输入端的状态送到输入映象寄存器。自诊断通讯处理扫描输入执行程序刷新输出开机中央处理器CPU将逐条执行用户指令程序,即按程序要求对数据进行逻辑、算术运算,再将正确的结果送到输出状态寄存器中。自诊断通讯处理扫描输入执行程序刷新输出开机当所有的指令执行完毕时,集中把输出映象寄存器的状态通过输出部件转换成被控设备所能接受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以驱

3、动被控设备。自诊断通讯处理扫描输入执行程序刷新输出开机PLC经过这五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称为一个扫描周期,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后,又重新执行上述过程,扫描周而复始地进行。在不考虑第二个因素(通讯处理)时,扫描周期T的大小为:T=(读入一点时间×输入点数)+(运算速度×程序步数)+(输出一点时间×输出点数)+故障诊断时间显然扫描周期主要取决于程序的长短,一般每秒钟可扫描数十次以上,这对于工业设备通常没有什么影响。但对控制时间要求较严格,响应速度要求快的系统,就应该精确的计算响应时间,细心编排程序,合理安排指令的顺序,以尽可能

4、减少扫描周期造成的响应延时等不良影响。()程序执行输入电路输入映象寄存器输出映象寄存器输出电路接触器按钮按钮输入扫描执行程序输出刷新PLC工作过程定期检查用户程序存储器、I/O单元的连接、I/O总线是否正常,定期复位监控定时器WDTPLC之间以及PLC与PC之间;PLC与其他带微处理器的智能装置通信编程器、终端设备、彩色图形显示器、打印机以扫描的方式按顺序逐句扫描处理,运算结果存入输出映象区对应位中扫描的方式输入信号的状态存入输入映象区;结果存入输出映象区,直至传送到外部被控设备。清除内部继电器区,复位定时器等,并进

5、行自诊断,对电源、PLC内部电路、用户程序的语法进行检查。用户程序的循环扫描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对用户程序进行循环扫描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输入、输出延迟响应①输入电路滤波时间,它由RC滤波电路的时间常数决定。改变时间常数可调整输入延迟时间。③PLC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⑤用户程序中语句的安排④PLC对输入采样、输出刷新的集中处理方式②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它与输出电路的输出方式有关。继电器输出方式的滞后时间为10ms左右;双向晶闸管输出方式,在接通负载时滞后时间约为1ms,切断负载

6、时滞后时间小于10ms;晶体管输出方式的滞后时间小于1ms。CPU读输入输入输出延迟时间——最短响应时间输入/输出刷新时间最短响应时间=输入延迟时间+一个扫描周期+输出延迟时间CPU读输入输入/输出刷新时间输入输出延迟时间——最长响应时间最长响应时间=输入延迟时间+两个扫描时间+输出延迟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