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ID:5547884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18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_第1页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_第2页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_第3页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_第4页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学校石泉中学名《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师王立民学科(版本)北师大版的数学必修1节第一第1节学时1学时年级高一年级教材分析集合是学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了生活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它既是前面对象知识的复习延伸,又是后继学习集合的交并补的相关运算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在本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能具体求解和表示集合。2过程与方法:通过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的学习,选择用不同的集合语言表述具体的问题,提高语言转化和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

2、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高一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学法上注重让学生参与方程的推导过程,努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促其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者分析高

3、一年级的学生从知识层面上已经掌握了描述对象的语言;从能力层面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对数学问题有自己个人的看法;从情感层面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但他们数学应用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教法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练习巩固法教学准备ppt导学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回顾复习(2分钟)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教师创设情景,引领学生感受集合。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主旨。学生思考问题。生活中的问题展示,调动学生学

4、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自主学习(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本第3页《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并完成相应学案内容:(1)指定对象的叫集合;集合常用表示;(2)集合中的每个叫元素,元素常用表示;(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元素a在集合A中,记为;元素a不在集合B中,记为;(4)常用数集的表示:N;N+;Z;Q;R。()列举法特点(6)描述法特点教师介绍引导学生自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自主学习本中《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并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并当堂展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合作探究(10分钟)1集合中元素有哪些特性?2列举法适用范围3描述法的适用范围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

5、讨,从旁巡视指导学生在自学和探讨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成果。学生展开合作性的探讨,并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合作探究和自我的展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当堂训练(18分钟)例1:判断下列一组对象是否属于一个集合呢?(1)小于10的质数(2)著名数学家(3)中国的直辖市(4)aths中的字母()b中的字母(6)所有的偶数(7)所有直角三角形(8)满足3x-2>x+3的全体实数(9)方程的实数解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内填“√”,错误的填“×”(1)所有在N中的元素都在N*中()(2)所有在N中的元素都在Z中()(3)所有不在N*中的数都不在Z

6、中()(4)所有不在Q中的实数都在R中()()由既在R中又在N*中的数组成的集合中一定包含数0()(6)不在N中的数不能使方程4x=8成立()指导学生就集合和元素间的关系展开训练。学生自主开展训练,并纠正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查缺补漏。回顾小结(1分钟)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掌握了哪些技能?采用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和分析本节所学。学生思考并从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上回顾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作业布置(1分钟)本6页习题1-1A组的第3、4道题布置训练任务标记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教学反思本节教学主要遵循“回-导-学-展-讲-练-结”的高效堂教学模式

7、,遵循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讨。集合节学习中要更多地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展开,让学生就生活中的实例展开学习和讨论,并能理解其中元素和集合间的关系,掌握描述对象的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