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脱水制乙烯工艺

乙醇脱水制乙烯工艺

ID:5548154

大小:77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乙醇脱水制乙烯工艺_第1页
乙醇脱水制乙烯工艺_第2页
乙醇脱水制乙烯工艺_第3页
乙醇脱水制乙烯工艺_第4页
乙醇脱水制乙烯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乙醇脱水制乙烯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反应原理主反应CH3CH2OHCH2=CH2+H2O副反应CH3CH2OHCH3CH2-O-CH2CH3反应特点:该反应为微吸热反应,需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催化剂为Al2O3,常压下即可反应,反应温度为330-340℃,反应催化剂需阶段性活化。乙醇脱水属于平行反应。既可以进行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又可以进行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一般而言,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醚。因此,对于乙醇脱水这样一个复合反应,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脱水过程的机理也会有所不同。物料的性质1.无水乙醇:沸点78.3℃,相对密度0.79g/cm3,无色液体,有酒香,

2、无毒性2.乙烯: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3.乙醚:乙醚是低毒物质,主要是引起全身麻醉作用,此外,对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低浓度乙醚蒸气的人员可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或淡漠、嗜睡、忧郁、体重减轻、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 吸人较高浓度乙醚蒸气

3、时可出现头晕、癔病样发作、精神错乱、嗜睡、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脉缓、体温下降、呼吸不规则等短时间大量接触后发生的中毒症状,一经脱离现场,稍待休息,经对症处理后就可恢复乙醇蒸发器固定床反应器气液分离器乙烯缓冲瓶乙烯集气瓶实验部分新鲜的乙醇原料经蒸发器进入固定床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为330-340℃,在催化剂氧化铝的作用下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乙烯。产物经冷凝器冷凝后进入气液分离器。顶部气相产物乙烯经由缓冲器收集在集气瓶中,液相产物水和未反应的原料乙醇由下方采出操作规程1、试漏:搭好装置并封闭系统,向乙烯贮瓶中加水,使瓶中空气压缩,产生正压。当不再加水时,若U型

4、压力计读数变化较大(>20mm水柱/min),说明漏气;检测漏气部位(可采取分段式检测)并堵漏;重复第二步,直至U型压力计读数变化不大(<20mm水柱/min);2、新鲜催化剂的活化连通反应系统和空气压缩机,打开放空阀连通冷凝器的冷却水,开启空压机接通蒸发器和反应器电加热夹套,控制蒸发器温度为100℃,调节仪表使反应器温度设为360℃,活化新鲜催化剂1小时3、反应(1)关闭压缩机,然后通入氮气吹扫,吹扫完毕,封闭系统。(2)调节仪表使反应器温度预设为300℃,此时不要开乙烯收集瓶的出水阀,压力过高可通过U型压力计侧口放空,待反应器温度达到200℃后,打开

5、蒸发加热器(压力预设为0.2atm),关闭压力计检测阀,开乙烯收集瓶的出水阀,收集水;(3)反应器温度达300℃后,不用调节温控仪表,待其上升330℃以上或达到稳定温度,再将仪表温度设定值设定为330℃;(4)测定出水体积,计算出所得乙烯的摩尔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