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doc

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doc

ID:55509197

大小:12.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15

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南鲁迅中学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规定在人们进入信息化社会时,手机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现在学校内使用手机有越演越烈之势,要想管理好学生带手机的问题,学校与家长要形成合力,要了解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共同管理好学生的使用手机情况。学生带手机,归纳起来是“一利十弊”。它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却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一、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1、手机辐射危害健康。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很多身体机能还不健全,手机辐射危害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2、成为作弊工具。学生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很轻易地作弊,败坏考风,破坏学风

2、,影响了考试应达到的效果,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3、不健康内容毒害大。手机上网、QQ聊天、网络游戏、电子书等功能,以及不良短信毒害亲少年。4、影响学习和休息。学生深夜躲在被窝里玩手机,手机成为娱乐品,严重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休息,降低了学习效率。5、干扰教学,影响学业。课堂上手机铃响、听音乐、收发短信等,均会扰乱教学秩序;手机还成为中学生男女交往过密的帮凶,严重影响学业。6、危及人身安全。学生通过手机可以很便捷地引来社会闲散人员,容易滋生事端,出现安全隐患。7、助长攀比之风。学生比手机好坏,助长攀比之风,滋生享乐思想。8、手机的使用加速中学生社会化,不利于中学生成长,手机成为中学生男女

3、生交往过密的帮凶,严重影响学业。9、学生利用手机作弊,撒谎欺骗家长,有的学生还以短信的方式捉弄老师和同学,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10、手机消费,增加父母经济负担,许多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思潮通过手机蜂拥而入,手机黄、赌、毒,增加学生家长心理负担。二、管理办法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健康成长,根据《海南鲁迅中学学生管理守则》等相关规定,海南鲁迅中学高中部,严格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学生一律不准佩带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进入校园。为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对在校学生使用手机规定如下:1、坚决反对高中学生携带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进校园,一经发现,手机没收,统一由

4、学校保管,期末由家长来校领取。2、老师在收缴手机的过程中,不给予配合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态度恶劣的还要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3、与学费减免、奖学金、助学金和班级管理量化制度相结合。违反手机使用管理规定的,手机保管到期末放假,由家长领取,扣班级量化分,并取消资助和奖励资格。4、在校园内有手机的遗失、损坏等情况(包括手机被收缴后)发生,学校将不负有责任。5、考虑到家长与学生联系的便利,家长可以通过班主任电话和孩子联系,也可直接与科任老师联系。6、本规定从2014年9月1日起执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