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复习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复习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ID:55527920

大小:9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6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复习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复习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复习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复习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复习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内容第七章力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3、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4、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5、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方法与过程:在复习过程中运用概括、总结与讲练相结合的方法。重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特点;画物体所受的重力;时间分配导课3分、自学10分、合作交流15分、小结3分、巩固9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导课:回忆

2、各知识点:自主复习:一、力1、力是对的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是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别的物体对它的力)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使物体发生。3、力的单位是:,符号是,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图就叫力的。二、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到原来的,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2、塑性:物体受力后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

3、性。3、弹性:物体由于而发生的力。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它的伸长就。(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和;(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挂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三、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问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的力。2、重力: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公式:。3、重力的方向:。4、

4、重力的作用点:形状、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不规则的物体重心的决定方法。思考练习1、分析以下叙述,那些是正确的()A、物体受力时可发生伸长、缩短、扭转、破碎等现象,叫做形变板书设计:一力1力的概念2单位3力的作用效果B、物体受力时,可以同时改变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C、物体受力时,可以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改变运动方向;或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运动方向D、物体受力时可以不接触,物体可以只受力而不施力2、判断以下对力的三要素的描述是否正确()A、同时改变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就一定会改变力的效果B、只

5、要改变了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位置,力的效果就发生变化C、两个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同的力,可能产生相同的效果D、力的作用点可以不在物体上3、加满水的鱼缸,总质量为100㎏,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那些力的作用?各多大?4、下述关于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有()A、塑性越强的物体,恢复原状的性质越强B、弹簧被拉长或压缩有明显的弹性形变,而桌面支撑物体或小球发生碰撞时就没有形变C、绳子被拉紧后也有弹性伸长,要恢复原长产生了拉力D、用手将两个磁铁的N极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只要一放手,就会“弹开”,所以这两个磁铁

6、间也存在弹力5、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弓越硬,拉满弓放箭时,箭受的弹力越大,获得的速度越大B、撑杆跳用的长杆越硬,弹力越大,人跳得越高C、手推墙推不动,墙对手的弹力大于手对墙的弹力D、某人站在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是重力,地对人的支持力是弹力6、质量为50㎏的人,先静止站在地面上,然后用力向上跳起到空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他的重力是490N,静止站立时,受到地面的弹力也是490NB、他跳到空中时,他受到的重力为零,地面的弹力也是零C在空中他的重力仍是490N,地对他的弹力是零4力的

7、特点5力的三要素6力的示意图二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塑形的概念2弹力概念3弹簧测力计(1)结构(2)工作原理(3)使用三重力1重力2单位3重力的测量(1)测量(2)与质量的关系A与质量成正比B关系式:G=mg4重力的方向5重力的作用点及确定D、站在地面上静止时,他对地面弹力的大小也等于490N,与地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7、下面关于重心和重力,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挖掉这一点,物体就没有重力了B、重心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不一定在物体的中心C、物体重力的方向可从物体的重

8、心竖直向下画箭头D、一根绳悬吊一横杆能保持水平平衡时,栓绳点就是重心的位置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